“温情”题材绘画的情感表达与社会精神需求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第1章“温情”题材绘画的界定 | 第10-14页 |
| 1.1“温情”的基本定义 | 第10-11页 |
| 1.2 文学作品中的“温情” | 第11-13页 |
| 1.2.1 作家迟子建笔下的温情叙事 | 第11-12页 |
| 1.2.2 丰子恺作品里的温情描绘 | 第12-13页 |
| 1.3 对绘画中“温情”题材的界定 | 第13-14页 |
| 第2章 美术史中的“温情”题材绘画作品 | 第14-21页 |
| 2.1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温情 | 第14-16页 |
| 2.2 现实主义流派中的温情描绘 | 第16-18页 |
| 2.3 现当代绘画作品中温情的流露 | 第18-21页 |
| 第3章 以温情角度论述艺术家的情感表达 | 第21-32页 |
| 3.1 对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分析 | 第21-23页 |
| 3.2 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温情情节 | 第23-24页 |
| 3.2.1 人道主义、人文关怀 | 第23页 |
| 3.2.2“仁”的思想与“兼爱”思想 | 第23-24页 |
| 3.3 情感表达的语言形式 | 第24-32页 |
| 3.3.1 色彩 | 第25-27页 |
| 3.3.2 构图 | 第27-29页 |
| 3.3.3 笔触与造型 | 第29-32页 |
| 第4章“温情”题材绘画的现实意义和社会精神需求 | 第32-38页 |
| 4.1“温情”题材对大众的思想触动及教化价值 | 第32-34页 |
| 4.2 社会精神需求 | 第34-38页 |
| 4.2.1 艺术家、绘画作品与社会三者的关系 | 第34页 |
| 4.2.2 当代艺术中的部分“偏航”与精神虚无 | 第34-36页 |
| 4.2.3“温情”题材绘画与社会精神需求 | 第36-38页 |
| 结论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 后记 | 第40-41页 |
| 毕业创作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