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C/S的气象卫星测控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研究背景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研究的现状第11-12页
   ·研究的目的第12-13页
   ·研究的内容第13页
   ·实现的方法第13-15页
     ·设备定义第14页
     ·显示定义第14页
     ·运行控制第14-15页
   ·预期的成果第15页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气象卫星与地面测控站第16-27页
   ·概述第16-17页
   ·工作原理第17-18页
     ·主站系统第17页
     ·副站系统第17-18页
   ·地面测控站系统第18-25页
     ·对气象卫星的跟踪第18-19页
     ·遥控发射机开关机第19页
     ·设备零值标校第19-21页
     ·遥控指令接收、自检第21-23页
     ·定位信号转发第23页
     ·监控系统第23-25页
   ·广州站定位精度分析第25-26页
     ·随机误差第25页
     ·系统误差第25-26页
     ·地面设备总的定位误差第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监控系统需求分析第27-35页
   ·概述第27页
   ·用途第27页
   ·主要功能第27-28页
     ·状态检测和监视功能第27页
     ·设备管理和控制功能第27-28页
     ·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第28页
   ·需求分析第28-29页
     ·检测监视与任务要求第28页
     ·显示监控的要求第28-29页
     ·监控的主要内容第29页
   ·工作原理第29-33页
     ·设备组成第29-30页
     ·工作内容第30-31页
     ·软件设计第31页
     ·数据通讯部件第31-32页
     ·数据处理部件第32-33页
     ·显示监控部件第33页
   ·具体工作内容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监控系统的软硬件接口设计第35-42页
   ·概述第35页
   ·用途第35页
   ·设计过程第35-41页
     ·主要参数第36页
     ·软件接口设计第36-39页
     ·RS-422 通信协议的硬件接口电路设计第39-41页
     ·TTL I/O 卡设计第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监控软件的设计第42-56页
   ·软件设计的前提第42页
   ·开发环境分析第42-43页
   ·工作原理第43-44页
   ·分布式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第44-52页
     ·利用编程实现监控系统与分系统数据交换第45-47页
     ·数据的实时采集第47-48页
     ·监控界面第48-50页
     ·实时报警的实现第50-52页
     ·具有冗余措施, 保证系统的稳定第52页
   ·通信协议和配置文件的设计第52-54页
     ·多种数据帧格式第52-53页
     ·配置文件预置第53-54页
     ·多种数据帧格式和配置文件预置的有效配合第54页
   ·多线程程序设计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基于C/S 技术对测控站进行监控第56-66页
   ·概述第56页
   ·旧式测控站监控系统第56-57页
   ·新式测控站监控系统第57-58页
   ·适合气象卫星地面测控站的监控技术第58-60页
     ·基于C/S 和B/S 模式相结合的远程监控技术第58-59页
     ·基于COM/ DCOM 组件的远程监控技术第59-60页
     ·基于网管协议的远程监控技术第60页
   ·测控站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第60-62页
   ·监控子系统的实现第62-65页
     ·构成第62页
     ·数据实时处理模块第62-63页
     ·设备参数监控模块第63页
     ·设备配置监控模块第63-64页
     ·宏参数/ 宏配置拼装模块第64页
     ·宏控制模块第64页
     ·综合信息监视模块第64页
     ·用户权限控制模块第64-65页
     ·发送指令控制模块第65页
     ·数据事后处理模块第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七章 监控软件测试第66-77页
   ·多串口卡的安装第66-68页
   ·I/O 卡驱动程序的安装第68-70页
   ·工控机内部结构图第70-71页
   ·软件使用方法与操作步骤第71-76页
     ·工作模式选择第71页
     ·使用前准备工作第71-72页
     ·设备自检第72-73页
     ·参数设置第73页
     ·状态监视第73-74页
     ·设备的主/备切换第74-75页
     ·过程控制第75页
     ·设备控制第75-76页
     ·数据存储功能第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结论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EST架构的通用企业地址簿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电子政务数据中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