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8-17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8-9页 |
(一)选题的缘由 | 第8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资源整合研究 | 第9-12页 |
(二)关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研究 | 第12-13页 |
(三)关于彝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研究 | 第13-14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四、本选题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15-17页 |
(一)创新点 | 第15-16页 |
(二)重点和难点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彝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的理论分析 | 第17-24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 第17-18页 |
(二)彝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 第18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 | 第18-19页 |
二、彝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特征 | 第19-20页 |
(一)民族性 | 第19页 |
(二)地域性 | 第19-20页 |
(三)针对性 | 第20页 |
三、彝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分类 | 第20-24页 |
(一)世界观教育资源 | 第21页 |
(二)人生观教育资源 | 第21-22页 |
(三)政治观教育资源 | 第22页 |
(四)道德观教育资源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彝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与整理 | 第24-41页 |
一、彝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世界观教育资源 | 第24-25页 |
(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资源 | 第24-25页 |
(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资源 | 第25页 |
二、彝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生观教育资源 | 第25-27页 |
(一)理想及人生价值教育资源 | 第26页 |
(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资源 | 第26-27页 |
三、彝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观教育资源 | 第27-38页 |
(一)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 第27-36页 |
(二)彝族地区形式政策教育资源 | 第36-38页 |
四、彝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观教育资源 | 第38-41页 |
(一)彝族家庭伦理道德教育资源 | 第38-39页 |
(二)彝族社会伦理道德教育资源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彝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1-49页 |
一、彝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1-44页 |
(一)资源整合理论研究不足 | 第41-43页 |
(二)资源整合体系不健全 | 第43页 |
(三)资源整合结构不合理 | 第43-44页 |
二、彝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4-49页 |
(一)内部原因 | 第44-46页 |
(二)外部原因 | 第46-49页 |
第四章 彝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的思路 | 第49-59页 |
一、彝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的原则 | 第49-52页 |
(一)方向性与教育性原则 | 第49-50页 |
(二)生活性与时代性原则 | 第50-51页 |
(三)区域性与动态性原则 | 第51-52页 |
二、彝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的策略 | 第52-54页 |
(一)本土化策略 | 第52-53页 |
(二)特色化策略 | 第53-54页 |
(三)互补化策略 | 第54页 |
三、三大策略指导下的彝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举措 | 第54-59页 |
(一)本土化策略指导下的彝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 | 第55-56页 |
(二)特色化策略指导下的彝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 | 第56-57页 |
(三)互补化策略指导下的彝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