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敏度对中文句子阅读中笔画顺序效应的影响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1 笔画顺序效应 | 第12-15页 |
1.1.1 笔画顺序效应定义 | 第12-13页 |
1.1.2 笔画顺序效应的两种解释 | 第13-15页 |
1.2 副中央凹预视效应 | 第15页 |
1.3 视敏度 | 第15-17页 |
第2章 问题提出及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2.1 实验一 | 第17页 |
2.2 实验二 | 第17-18页 |
2.3 本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第3章 实验一:预视对笔画顺序效应的作用 | 第19-32页 |
3.1 目的与假设 | 第19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3.2.1 实验设计 | 第19页 |
3.2.2 被试 | 第19页 |
3.2.3 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3.2.4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3.2.5 实验程序 | 第20-21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21-29页 |
3.3.1 正确率 | 第21-22页 |
3.3.2 总阅读时间 | 第22-23页 |
3.3.3 平均注视时间 | 第23-24页 |
3.3.4 总注视次数 | 第24-25页 |
3.3.5 向前眼跳次数 | 第25-26页 |
3.3.6 回视次数 | 第26-27页 |
3.3.7 眼跳幅度 | 第27-28页 |
3.3.8 回视路径阅读时间(局部分析) | 第28页 |
3.3.9 首次注视时间(局部分析) | 第28-29页 |
3.3.10 单一注视时间(局部分析) | 第29页 |
3.3.11 凝视时间(局部分析) | 第29页 |
3.4 讨论 | 第29-31页 |
3.4.1 省略方式对被试汉字识别的影响 | 第30页 |
3.4.2 预视方式对被试汉字识别的影响 | 第30-31页 |
3.4.3 省略方式与预视方式的交互作用 | 第31页 |
3.5 结论 | 第31-32页 |
第4章 实验二:阅读方式对笔画顺序效应的影响 | 第32-46页 |
4.1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32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4.2.1 实验设计 | 第32-33页 |
4.2.2 研究对象 | 第33页 |
4.2.3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4.2.4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4.2.5 实验程序 | 第34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34-42页 |
4.3.1 正确率 | 第34-35页 |
4.3.2 总阅读时间 | 第35-37页 |
4.3.3 平均注视时间 | 第37页 |
4.3.4 总注视次数 | 第37-38页 |
4.3.5 向前眼跳次数 | 第38-39页 |
4.3.6 回视次数 | 第39-41页 |
4.3.7 眼跳幅度 | 第41页 |
4.3.8 首次注视时间(局部分析) | 第41页 |
4.3.9 单一注视时间(局部分析) | 第41页 |
4.3.10 凝视时间(局部分析) | 第41-42页 |
4.3.11 回视路径阅读时间(局部分析) | 第42页 |
4.4 讨论 | 第42-44页 |
4.4.1 省略方式对被试汉字识别的影响 | 第42-43页 |
4.4.2 汉字阅读方式对被试汉字识别的影响 | 第43页 |
4.4.3 阅读顺序和省略方式的交互作用 | 第43-44页 |
4.5 结论 | 第44-46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A | 第54-55页 |
附录B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作者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