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茬水田旋耕路径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机器视觉导航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水田耕整图像的获取 | 第16-23页 |
2.1 静态图像采集 | 第16-17页 |
2.1.1 采集对象 | 第16页 |
2.1.2 采集时间 | 第16页 |
2.1.3 采集工具 | 第16-17页 |
2.1.4 采集结果 | 第17页 |
2.2 动态图像采集系统的搭建 | 第17-21页 |
2.2.1 采集系统平台设计 | 第18-19页 |
2.2.2 图像采集设备的选取 | 第19-20页 |
2.2.3 计算机选型 | 第20-21页 |
2.2.4 系统软件 | 第21页 |
2.3 动态图像采集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水田耕整图像预处理方法研究 | 第23-34页 |
3.1 色彩空间的选择 | 第23-26页 |
3.1.1 RGB色彩空间 | 第23-24页 |
3.1.2 HSI色彩空间 | 第24-25页 |
3.1.3 LUV色彩空间 | 第25-26页 |
3.1.4 色彩空间的选择 | 第26页 |
3.2 图像去噪方法研究 | 第26-30页 |
3.2.1 选择式掩膜平均法 | 第27-28页 |
3.2.2 中值滤波法 | 第28页 |
3.2.3 直方图增强 | 第28-29页 |
3.2.4 去噪方法的试验结果与选择 | 第29-30页 |
3.3 水田耕整图像特性研究 | 第30-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水田耕整图像路径识别方法研究 | 第34-41页 |
4.1 水田耕整图像直方图分析 | 第34-35页 |
4.2 彩色特征模型的建立 | 第35页 |
4.3 过量补偿分析算法研究 | 第35-38页 |
4.4 路径信息的提取 | 第38-40页 |
4.4.1 边界点拟合 | 第38-40页 |
4.4.2 路径信息的提取 | 第4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摄像头的标定 | 第41-50页 |
5.1 标定原理 | 第41-44页 |
5.2 标定方法 | 第44-46页 |
5.2.1 制作标定板 | 第44页 |
5.2.2 标定相机内参 | 第44-46页 |
5.3 相机的标定 | 第46-49页 |
5.3.1 摄像头内参的标定 | 第46-48页 |
5.3.2 摄像头外参的标定 | 第48-49页 |
5.4 拖拉机转向角求解 | 第4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路径识别系统试验研究 | 第50-69页 |
6.1 拖拉机控制系统 | 第50-55页 |
6.1.1 控制部分 | 第51-53页 |
6.1.2 A/D转换器 | 第53-55页 |
6.2 试验程序设计 | 第55-61页 |
6.2.1 检索并加载图像 | 第55-56页 |
6.2.2 参数设置 | 第56-57页 |
6.2.3 图像预处理 | 第57-58页 |
6.2.4 路径识别 | 第58-59页 |
6.2.5 数据备份与时钟 | 第59-60页 |
6.2.6 程序分析 | 第60-61页 |
6.3 路面试验 | 第61-65页 |
6.3.1 试验目的与意义 | 第61-62页 |
6.3.2 试验原理 | 第62页 |
6.3.3 试验设备 | 第62页 |
6.3.4 试验步骤 | 第62-65页 |
6.4 田间试验 | 第65-68页 |
6.4.1 试验目的与意义 | 第65页 |
6.4.2 试验步骤 | 第65-66页 |
6.4.3 试验结果 | 第66-68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 第69-70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9页 |
7.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附录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