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各种桥梁论文--桥梁:按结构分论文--悬索桥论文

山区悬索桥隧道锚数值模拟及工程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隧道锚的研究背景第10页
    1.2 隧道锚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 隧道锚应用概述第13-15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7页
        1.4.1 本文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隧道锚工作原理及稳定分析第17-31页
    2.1 锚碇类型及受力特点第17-23页
        2.1.1 锚碇类型第17-18页
        2.1.2 隧道锚主要组成部分第18-20页
        2.1.3 隧道锚的理论计算第20-23页
    2.2 锚体和岩体的力学传递机理第23-25页
    2.3 隧道式锚碇的破坏模式第25-26页
    2.4 围岩稳定性识别方法第26-28页
    2.5 锚固系统安全系数取值第28-30页
    2.6 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FLAC3D基本原理及特点第31-40页
    3.1 计算方法简介第31页
    3.2 FLAC3D的基本原理第31-34页
        3.2.1 概述第31-32页
        3.2.2 空间导数的有限差分近似第32-33页
        3.2.3 运动平衡方程第33页
        3.2.4 应变、应力及节点不平衡力第33页
        3.2.5 阻尼力第33-34页
    3.3 本构模型第34-39页
        3.3.1 空模型第34页
        3.3.2 弹性模型第34-35页
        3.3.3 Morh—Coulomb塑性模型第35-39页
    3.4 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数值建模的若干关键问题第40-46页
    4.1 模型计算范围第40页
    4.2 初始地应力第40-42页
    4.3 接触面第42-43页
    4.4 岩体开挖模拟第43-44页
    4.5 混凝土回填模拟第44-45页
    4.6 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普立特大桥隧道锚工程应用第46-69页
    5.1 工程概况第46-47页
    5.2 工程地质条件第47页
    5.3 岩体的力学特性第47-48页
        5.3.1 普立隧道对隧道锚影响第48页
        5.3.2 隧道锚边坡稳定性第48页
    5.4 隧道锚数值分析模型第48-51页
        5.4.1 几何模型第48-49页
        5.4.2 参数选取第49-50页
        5.4.3 计算步骤第50-51页
    5.5 数值结果分析第51-57页
        5.5.1 初始地应力场第51页
        5.5.2 开挖分析第51-52页
        5.5.3 回填分析第52-53页
        5.5.4 锚塞体张拉预应力第53-54页
        5.5.5 施加主缆荷载第54-55页
        5.5.6 塑性区分布第55-56页
        5.5.7 接触面分析第56-57页
    5.6 现场实测结果及分析第57-67页
        5.6.1 前锚面位移监测第57-58页
        5.6.2 锚塞体与围岩接触应力监测第58-60页
        5.6.3 锚塞体轴向钢筋应力监测第60-61页
        5.6.4 边坡地表沉降和水平位移监测第61-64页
        5.6.5 隧道锚围岩深部位移监测第64-66页
        5.6.6 隧道锚洞内拱顶沉降和净空收敛监测第66-67页
    5.7 小结第67-6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6.1 结论第69页
    6.2 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型国有粮食企业套期保值模式研究
下一篇:不同抗原在小鼠脾脏和胸腺内诱导的免疫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