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1.2.2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2. 陕南地区文化背景和古村镇保护现状 | 第17-25页 |
2.1 陕南地区文化背景 | 第17-18页 |
2.1.1 陕南地域文化 | 第17页 |
2.1.2 汉水流域的历史文化特色 | 第17-18页 |
2.2 陕南地区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现状 | 第18-24页 |
2.2.1 陕南地区古镇保护现状 | 第18-22页 |
2.2.2 陕南地区古村镇在保护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第22-24页 |
2.3 对古村镇进行保护的必要性 | 第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蜀河古镇的概况及空间形态分析 | 第25-35页 |
3.1 蜀河古镇概况 | 第25-29页 |
3.1.1 蜀河古镇自然条件 | 第25-27页 |
3.1.2 蜀河古镇历史发展概况 | 第27-29页 |
3.2 蜀河古镇空间形态分析 | 第29-34页 |
3.2.1 蜀河古镇的空间形态 | 第29-30页 |
3.2.2 蜀河古镇的空间特色 | 第30-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蜀河古镇文化特色及建筑形态分析 | 第35-61页 |
4.1 蜀河古镇的文化背景以及社会特征 | 第35-41页 |
4.1.1 蜀河古镇的文化背景 | 第35-38页 |
4.1.2 蜀河古镇的特色文化形式 | 第38-41页 |
4.2 蜀河古镇传统建筑形态分析 | 第41-54页 |
4.2.1 蜀河古镇建筑功能分析 | 第41-44页 |
4.2.2 蜀河古镇建筑的结构类型 | 第44-46页 |
4.2.3 蜀河古镇建筑的空间形态 | 第46-49页 |
4.2.4 蜀河古镇建筑平面空间分析 | 第49-54页 |
4.3 蜀河古镇环境景观中的装饰 | 第54-59页 |
4.3.1 蜀河古镇环境景观的装饰题材 | 第55页 |
4.3.2 装饰性构件 | 第55-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5. 蜀河古镇环境景观与历史文化保护策略与方法 | 第61-81页 |
5.1 蜀河古镇环境景观与历史文化的保护策略与方法 | 第61-79页 |
5.1.1 蜀河古镇环境景观的保护与地区发展的矛盾 | 第61-64页 |
5.1.2 蜀河古镇环境景观和历史文化保护的方法 | 第64-67页 |
5.1.3 蜀河古镇环境景观和历史文化保护的目标及规划 | 第67-71页 |
5.1.4 蜀河古镇环境景观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具体措施 | 第71-79页 |
5.2 蜀河古镇的保护对陕南地区古村镇发展的意义 | 第79-8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6. 结论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图表目录 | 第87-91页 |
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