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4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高中生物课堂师生互动研究的理论背景 | 第11-17页 |
2.1 师生互动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2.1.1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 第11页 |
2.1.2 构建主义教学理论 | 第11-12页 |
2.1.3 终身教育思想 | 第12页 |
2.1.4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第12-13页 |
2.2 生物课堂师生互动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页 |
2.3 互动教学的特点分析 | 第13-15页 |
2.3.1 探究性 | 第13页 |
2.3.2 开放性 | 第13-14页 |
2.3.3 自主性 | 第14页 |
2.3.4 协作性 | 第14页 |
2.3.5 实践性 | 第14页 |
2.3.6 时代性 | 第14-15页 |
2.4 实施互动教学的意义 | 第15-16页 |
2.4.1 实施互动式教学能够有效避免课堂教学的教条化 | 第15页 |
2.4.2 实施互动式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 第15-16页 |
2.4.3 实施互动式教学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第16页 |
2.5 关于现有生物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 | 第16-17页 |
第三章 高中生物课堂师生互动现状观察与分析 | 第17-30页 |
3.1 课改前上海市生物课堂师生互动状态的调查 | 第17页 |
3.2 目前上海市生物课堂的师生互动状态 | 第17-30页 |
3.2.1 高中生物课堂师生言语互动 | 第19-26页 |
3.2.2 高中生物课堂师生非言语互动 | 第26-30页 |
第四章 新课程下高中生物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 | 第30-34页 |
4.1 注重知识互动,忽视能力和情感的互动 | 第30-31页 |
4.2 互动形式简单,学生参与度不高 | 第31页 |
4.3 教师主导下的互动对象存在明显差异 | 第31-32页 |
4.4 教师和学生互动意识不足 | 第32页 |
4.5 非语言互动重视程度不足 | 第32-33页 |
4.6 客观因素限制了师生互动教学的顺利进行 | 第33-34页 |
第五章 高中生物课堂师生互动问题存在原因分析以及有效互动策略的探讨 | 第34-41页 |
5.1 高中生物课堂师生互动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第34-36页 |
5.1.1 教师方面的原因 | 第34页 |
5.1.2 学生方面的原因 | 第34-35页 |
5.1.3 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原因 | 第35-36页 |
5.2 高中生物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策略探讨 | 第36-41页 |
5.2.1 落实师生地位的平等性 | 第36-37页 |
5.2.2 重视情感互动,创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 第37-38页 |
5.2.3 注重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发展 | 第38页 |
5.2.4 重视非言语行为的作用 | 第38-39页 |
5.2.5 充分利用教材,发现互动教学的素材和机会 | 第39-40页 |
5.2.6 注重评价的多样化和过程化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