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1 导论 | 第11-19页 |
·研究的问题及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 第13-17页 |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7-19页 |
2 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的理论借鉴 | 第19-26页 |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理论 | 第19-22页 |
·公共产品及公共选择理论 | 第19-20页 |
·公共财政理论 | 第20页 |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理论 | 第20-22页 |
·财政支农支出的理论阐释 | 第22-23页 |
·财政支农支出的概念 | 第22页 |
·财政农业支出的理论依据 | 第22-23页 |
·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的理论阐释 | 第23-26页 |
·财政支农支出效益的概念 | 第23-24页 |
·财政支农支出效益的特征 | 第24页 |
·财政支农支出效益的分析方法 | 第24-26页 |
3 贵州省财政农业支出的现状分析 | 第26-38页 |
·贵州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分析 | 第26-31页 |
·贵州财政农业支出的绝对规模 | 第26-29页 |
·贵州财政农业支出的相对规模 | 第29-30页 |
·贵州财政农业支出规模的横向比较 | 第30-31页 |
·贵州财政农业支出的强度分析 | 第31-32页 |
·贵州财政农业支出的结构分析 | 第32-35页 |
·贵州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35-37页 |
·促进了贵州农业经济较快发展 | 第35页 |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 | 第35页 |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 第35-36页 |
·农村和农民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 第36页 |
·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第36-37页 |
·贵州农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 第37-38页 |
4 贵州省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考察 | 第38-47页 |
·贵州财政支农资金总量配置效益分析 | 第38-40页 |
·回归统计分析 | 第38-39页 |
·指标效益分析 | 第39-40页 |
·贵州财政支农资金结构配置效益分析 | 第40-44页 |
·变量选取 | 第40页 |
·回归计量模型 | 第40-43页 |
·结构效益计量模型统计结论 | 第43-44页 |
·贵州财政农业支出存在的问题 | 第44-47页 |
·公共财政在农村缺位和越位 | 第44页 |
·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结构不合理 | 第44-45页 |
·农业财政支出职责与财力不匹配 | 第45-46页 |
·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督 | 第46页 |
·财政支农资金的导向功能弱化 | 第46-47页 |
5 提高贵州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47-54页 |
·健全农村公共财政支农体系 | 第47-49页 |
·扩大财政农业支出规模 | 第47-48页 |
·合理界定财政支农范围 | 第48页 |
·规范各级政府支农行为 | 第48-49页 |
·增强基层政府财政实力 | 第49页 |
·优化农业财政支出结构及投入重点 | 第49-51页 |
·稳定财政对农业基础建设支出 | 第49-50页 |
·增加对农业科技三项费的投入 | 第50页 |
·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 | 第50页 |
·精简无效的农业行政机构 | 第50-51页 |
·继续搞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 第51页 |
·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 第51-52页 |
·加强贵州财政支农监管的立法 | 第51页 |
·对财政支农资金实行专帐管理 | 第51-52页 |
·落实责任制度避免“寻租行为” | 第52页 |
·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管制度 | 第52页 |
·优化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作用 | 第52-54页 |
·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农业信贷 | 第52-53页 |
·带动社会民间资本投向农业 | 第53页 |
·尽快推动农业保险制度建设 | 第53-54页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54-56页 |
·研究结论 | 第54页 |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9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