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章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关论域阐释 | 第17-37页 |
第一节 作为分析前提的“现代化” | 第17-22页 |
一、“现代化”的内涵分析 | 第17-19页 |
二、“现代化”与政府治理能力的关系 | 第19-22页 |
第二节 政府治理能力概说 | 第22-32页 |
一、政府治理能力的概念 | 第22-25页 |
二、政府治理能力的特征 | 第25-27页 |
三、政府治理能力的构成 | 第27-32页 |
第三节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般解读 | 第32-36页 |
一、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 | 第32-33页 |
二、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然状态 | 第33-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二章 当代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逻辑前提与价值意义 | 第37-46页 |
第一节 当代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逻辑前提 | 第37-42页 |
一、政府行政范式的转换:从管理走向治理 | 第37-39页 |
二、个体政治角色的变迁:从依附走向独立 | 第39-40页 |
三、政府职能定位的变换:从全能走向有限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当代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意义 | 第42-45页 |
一、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强化政府存在合法性 | 第42-43页 |
二、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改善政府公共服务 | 第43页 |
三、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稳固政府政策基础 | 第43-44页 |
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化解社会危机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当代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与阻力 | 第46-54页 |
第一节 当代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 | 第46-49页 |
一、环境动力:全球性政府效能竞争的积极触动 | 第46-47页 |
二、社会动力:公民社会发展壮大的外在拉动 | 第47-48页 |
三、思想动力:党和中央政府决策的顶层推动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当代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阻力 | 第49-53页 |
一、政府内部既得利益群体的惰性阻力 | 第49-50页 |
二、非规则化行政传统的惯性阻力 | 第50-51页 |
三、社会行政化的特性阻力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当代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再思考 | 第54-72页 |
第一节 当代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现有”同“应有”之间的差距 | 第54-59页 |
一、静态的政府治理能力:结构失衡 | 第54-55页 |
二、动态的政府治理能力:规范缺失 | 第55-56页 |
三、心态的政府治理能力:价值冲突 | 第56-57页 |
四、生态的政府治理能力:供给不足 | 第57-59页 |
第二节 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现存问题的成因考量 | 第59-61页 |
一、文化传统因素:高度集权的治理传统的制约 | 第59-60页 |
二、现实发展因素:深刻变革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 第60-61页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思路 | 第61-71页 |
一、理念现代化:厘清政府治理能力认识误区 | 第61-63页 |
二、结构现代化:优化政府治理能力结构 | 第63-65页 |
三、总量现代化:提升政府综合治理能力 | 第65-69页 |
四、运行现代化:加强对政府治理能力的运行约束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