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北东一区萨尔图油层地震解释及储层预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前言第8-12页
    0.1 选题及研究意义第8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0.3 研究内容及技术对策第9-11页
    0.4 已完成主要工作第11-12页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2-16页
    1.1 研究区位置第12-13页
    1.2 勘探开发简况第13页
    1.3 研究区地质特征第13-16页
        1.3.1 地层特征第13-14页
        1.3.2 构造特征第14-15页
        1.3.3 油水分布情况第15-16页
第二章 精细地震构造解释第16-34页
    2.1 层位标定第16-18页
        2.1.1 合成地震记录制作第16-17页
        2.1.2 合成地震记录质量分析第17-18页
    2.2 井震联合统层第18-22页
        2.2.1 主要反射界面地震波阻特征第18-20页
        2.2.2 井震联合统层第20-22页
    2.3 井震结合层位追踪对比解释第22-24页
        2.3.1 标准层的确定第22页
        2.3.2 井震结合层位追踪第22-24页
    2.4 构造图编制第24-29页
        2.4.1 建立平均速度场第24-26页
        2.4.2 成图方法及精度分析第26-29页
    2.5 微幅度构造识别第29-33页
        2.5.1 微幅度构造定义及类型第29页
        2.5.2 微幅度构造成因第29-30页
        2.5.3 微幅度构造识别方法第30页
        2.5.4 微幅度构造分析第30-33页
    2.6 油水边界新认识第33-34页
        2.6.1 钻井油水边界深度分析第33页
        2.6.2 平面油水边界预测分析第33-34页
第三章 储层地震预测第34-51页
    3.1 测井曲线预处理及储层敏感性分析第34-37页
        3.1.1 储层特征分析第34页
        3.1.2 测井曲线预处理第34-36页
        3.1.3 储层敏感测井参数分析第36-37页
    3.2 地震反演第37-42页
        3.2.1 反演方法研究第37-40页
        3.2.2 反演过程的实现第40-42页
    3.3 反演精度分析与砂体预测第42-51页
        3.3.1 反演精度分析第42-46页
        3.3.2 砂体预测第46-51页
第四章 井震联合沉积微相描述第51-75页
    4.1 沉积特征分析第51-56页
        4.1.1 单井相分析第51-53页
        4.1.2 连井相分析第53-56页
    4.2 井震结合刻画沉积微相第56-72页
        4.2.1 传统基于钻井刻画沉积相带方法第56页
        4.2.2 井震联合刻画沉积微相第56-72页
    4.3 沉积相再认识第72-75页
        4.3.1 井震结合刻画沉积相效果分析第72-73页
        4.3.2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第73-75页
第五章 开发潜力区预测及井位优选第75-79页
    5.1 开发潜力区预测第75-77页
        5.1.1 潜力区类型第75-76页
        5.1.2 潜力区挖潜方式第76-77页
    5.2 有利井位预测第77-79页
        5.2.1 有利井位选择原则第77页
        5.2.2 有利井位确定第77-79页
结论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机敏约束层阻尼薄板作动器位置优化及振动主动控制
下一篇:磷化处理过渡金属钼酸盐电解水电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