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盘苗全自动移栽机气动取苗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6-19页 |
1.3 存在问题 | 第19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9-22页 |
第二章 设计要求分析与方案提出 | 第22-31页 |
2.1 设计要求分析 | 第22-26页 |
2.1.1 布置方式 | 第22-24页 |
2.1.2 动作要求 | 第24页 |
2.1.3 时间和装置速度极限 | 第24-25页 |
2.1.4 动力要求 | 第25-26页 |
2.2 取苗方案的提出 | 第26-30页 |
2.2.1 取苗装置的提出 | 第26-27页 |
2.2.2 控制方案提出 | 第27-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取苗爪的设计 | 第31-40页 |
3.1 取苗爪的工作原理 | 第31-33页 |
3.2 取苗爪参数的计算 | 第33-39页 |
3.2.1 数学模型 | 第33-35页 |
3.2.2 取苗爪驱动气缸类型与行程的确定 | 第35-37页 |
3.2.3 取苗爪驱动气缸受力分析 | 第37-39页 |
3.2.4 取苗爪结构设计 | 第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取苗装置的设计与优化 | 第40-48页 |
4.1 取苗机构的工作原理 | 第40页 |
4.2 尺寸综合与取苗轨迹规划 | 第40-44页 |
4.2.1 运动唯一性分析 | 第40-41页 |
4.2.2 门架左右极限位置的确定 | 第41-42页 |
4.2.3 取苗路径的规划 | 第42-44页 |
4.3 仿形槽的优化设计 | 第44-46页 |
4.3.1 影响参数与优化目标的确定 | 第44-45页 |
4.3.2 仿真法优选参数 | 第45-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取苗装置样机的设计及仿真分析 | 第48-60页 |
5.1 取苗装置虚拟样机的设计 | 第48-53页 |
5.1.1 虚拟样机的建立 | 第48-50页 |
5.1.2 动力学仿真初选驱动气缸 | 第50-53页 |
5.2 取苗装置的冲击弹跳问题与解决方法 | 第53-56页 |
5.2.1 冲击弹跳问题 | 第53-55页 |
5.2.2 冲击弹跳问题的解决方法 | 第55-56页 |
5.3 取苗装置动力学仿真 | 第56-59页 |
5.3.1 取苗装置的运动特性分析 | 第56-57页 |
5.3.2 接触力情况 | 第57-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试验台设计及取苗试验研究 | 第60-75页 |
6.1 试验台的设计 | 第60-64页 |
6.1.1 取苗装置 | 第60-62页 |
6.1.2 其他配套装置 | 第62页 |
6.1.3 试验台调试 | 第62-64页 |
6.2 取苗试验及分析 | 第64-73页 |
6.2.1 取苗试验评价指标 | 第64页 |
6.2.2 取苗试验参数介绍 | 第64-66页 |
6.2.3 不同含水率取苗试验 | 第66-68页 |
6.2.4 不同品种苗的取苗试验 | 第68-69页 |
6.2.5 不同株高的取苗试验 | 第69-71页 |
6.2.6 取苗爪抓苗情况分析 | 第71-73页 |
6.2.7 128穴取苗情况介绍 | 第73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7.1 总结 | 第75-76页 |
7.2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已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研究课题 | 第81-82页 |
1.发表论文 | 第81页 |
2.专利 | 第81-82页 |
3.参加课题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