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多样性及分型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英文缩略语索引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学特性及其危害性 | 第15-18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学特性 | 第15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特征 | 第15-17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 | 第17-18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鉴定方法 | 第18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检测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 第18-19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的多样性 | 第19-20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检测方法 | 第20-21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型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型方法 | 第21-22页 |
·多位点测序分型(MLST) | 第22-24页 |
·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 | 第25-3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5-31页 |
·样品来源 | 第25页 |
·仪器 | 第25-26页 |
·主要试剂及配置 | 第26-27页 |
·培养基 | 第27-28页 |
·标准菌株 | 第28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及鉴定 | 第28-29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29-30页 |
·PCR 方法验证 | 第30-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8页 |
·分离及鉴定 | 第31-36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各类样品中的污染状况 | 第36-38页 |
·讨论 | 第38-39页 |
第三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多样性的分析检测 | 第39-5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9-44页 |
·仪器 | 第39-40页 |
·试剂 | 第40-41页 |
·菌株 | 第41页 |
·培养基 | 第41页 |
·方法 | 第41-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18 种肠毒素基因检出情况 | 第44-46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分离株肠毒素基因分布 | 第46-48页 |
·讨论 | 第48-50页 |
第四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 第50-6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0-59页 |
·仪器 | 第50-51页 |
·试剂 | 第51-52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分离株 | 第52页 |
·方法 | 第52-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1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MLST 序列多样性 | 第59-60页 |
·不同种类食品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分型情况 | 第60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MLST 分型与肠毒素基因相关性 | 第60-61页 |
·讨论 | 第61-6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8页 |
·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特色和创新 | 第65-66页 |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附录1 | 第75-82页 |
附录2 | 第82-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