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天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周天籁文学创作历程 | 第7-8页 |
二、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第一章 上海女性想象系列 | 第13-26页 |
第一节 亦邪亦善的妓女形象 | 第13-16页 |
第二节 亦旧亦新的妻子形象 | 第16-20页 |
第三节 亦人亦妖的姨太太形象 | 第20-23页 |
第四节 亦柔亦刚的情人形象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女性想象的叙事策略 | 第26-40页 |
第一节 上海方言与女性性格 | 第26-30页 |
第二节 空间体认与女性生存 | 第30-35页 |
第三节 消遣主旨与女性消解 | 第35-40页 |
第三章 周天籁的女性观 | 第40-49页 |
第一节 第二性:男性集体无意识下的文化构想物 | 第40-43页 |
第二节 人道观:作家现代思想导向下的智识与良知 | 第43-46页 |
第三节 非启蒙:市民文化心理认同下的平等姿态 | 第46-49页 |
第四章 周天籁女性写作的价值与意义 | 第49-53页 |
第一节 丰富上海女性形象序列 | 第49-50页 |
第二节 新旧杂糅雅俗相交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一:周天籁文学作品馆藏及网络资源一览 | 第57-58页 |
附录二:周天籁部分作品书影 | 第58-63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63-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