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1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9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四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性格摡述 | 第11-13页 |
第一节 性格的定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性格差异性的主要因素 | 第11-12页 |
一 性格与环境 | 第11页 |
二 性格与时代 | 第11-12页 |
三 性格与文化 | 第12页 |
第三节 性格在歌剧中的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歌剧《军中女郎》与《木兰诗篇》的概述 | 第13-15页 |
第一节 歌剧《军中女郎》的概述 | 第13-14页 |
一 创作背景及作者 | 第13页 |
二 剧情介绍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歌剧《木兰诗篇》的概述 | 第14-15页 |
一 创作背景及作者 | 第14页 |
二 剧情介绍 | 第14-15页 |
第三章 歌剧《军中女郎》与《木兰诗篇》中女主角性格刻画分析 | 第15-30页 |
第一节 “女儿之情”--两位女主角咏叹调唱段分析 | 第17-21页 |
一 玛丽:《离别之歌》 | 第17-19页 |
二 木兰:《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巾帼英雄》 | 第19-21页 |
三 小结 | 第21页 |
第二节 “女儿之心”--两位女主角重唱唱段分析 | 第21-26页 |
一 玛丽与托尼奥:《爱情二重唱》 | 第21-23页 |
二 花木兰与刘爽:《人说酒后吐真言》 | 第23-26页 |
三 小结 | 第26页 |
第三节 “女儿之爱”--两位女主角合唱唱段分析 | 第26-30页 |
一 玛丽:《欢乐之歌》 | 第26-28页 |
二 木兰:《和平颂》 | 第28页 |
三 小结 | 第28-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后记(含致谢) | 第33-34页 |
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