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无线传感网络中强连通支配集的构造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22页
    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第8-12页
        1.1.1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第8-10页
        1.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第10页
        1.1.3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第10-12页
    1.2 网络的拓扑结构第12页
    1.3 网络的路由协议第12-18页
        1.3.1 平面路由协议第13-15页
        1.3.2 层次路由协议第15-18页
    1.4 课题研究意义第18-19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21页
    1.6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21-22页
第2章 连通支配集的研究现状第22-30页
    2.1 连通支配集网络模型第22-24页
    2.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24-26页
    2.3 集中式连通支配集构造第26-27页
        2.3.1 S.Guha和S.Khuller算法第26-27页
        2.3.2 MST-CDS算法第27页
    2.4 分布式连通支配集构造第27-29页
        2.4.1 基于最大独立集的算法第27-28页
        2.4.2 基于剪枝的算法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基于有向图的强连通支配集的分布式构造算法(DsCDS)第30-39页
    3.1 算法思想第30-31页
    3.2 DsCDS算法第31-37页
        3.2.1 问题描述第31页
        3.2.2 符号说明第31页
        3.2.3 相关概念第31-32页
        3.2.4 节点权值构造第32-33页
        3.2.5 构造CDS算法描述第33-35页
        3.2.6 算法的图例说明第35-36页
        3.2.7 连通支配集的维护第36-37页
    3.3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4章 算法仿真实验第39-47页
    4.1 实验参数第39-40页
    4.2 支配集规模的对比分析第40-41页
    4.3 高权值分布对比分析第41-44页
    4.4 网络周期的对比分析第44-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47-50页
    5.1 全文总结第47-48页
    5.2 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李伯安人物画的审美特质
下一篇:石鲁与冯建吴艺术风格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