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2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4-15页 |
1.2 压电材料概述 | 第15-18页 |
1.2.1 钛酸钡 | 第16页 |
1.2.2 锆钛酸铅 | 第16页 |
1.2.3 弛豫基铁电陶瓷 | 第16-17页 |
1.2.4 弛豫铁电单晶 | 第17-18页 |
1.3 压电材料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现状 | 第18-30页 |
1.3.1 铌酸钾钠基压电材料的实验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2 钛酸钡基压电材料的实验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3 低维压电材料的实验研究现状 | 第21页 |
1.3.4 压电材料理论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21-30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0-32页 |
第2章 K_(1-x)Na_xNbO_3压电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第32-50页 |
2.1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第32-37页 |
2.1.1 Born-Oppenheimer绝热近似 | 第32-33页 |
2.1.2 Hohenberg-Kohn理论 | 第33-34页 |
2.1.3 Kohn-Sham方程 | 第34-37页 |
2.2 KNbO_3的结构参数 | 第37-38页 |
2.3 K_(1-x)Na_xNbO_3压电性质的研究 | 第38-41页 |
2.3.1 K_(1-x)Na_xNbO_3多晶型相界的预测 | 第38-39页 |
2.3.2 K_(1-x)Na_xNbO_3压电常数的分析 | 第39-40页 |
2.3.3 K_(1-x)Na_xNbO_3压电常数的方向依赖性分析 | 第40-41页 |
2.4 K_(1-x)Na_xNbO_3力学特性的研究 | 第41-44页 |
2.4.1 K_(1-x)Na_xNbO_3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的分析 | 第41-42页 |
2.4.2 K_(1-x)Na_xNbO_3力学稳定性的分析 | 第42-43页 |
2.4.3 K_(1-x)Na_xNbO_3柔顺系数的分析 | 第43-44页 |
2.5 K_(1-x)Na_xNbO_3电子结构的研究 | 第44-47页 |
2.5.1 K_(1-x)Na_xNbO_3分波态密度的分析 | 第44-45页 |
2.5.2 K_(1-x)Na_xNbO_3电荷密度的分析 | 第45-46页 |
2.5.3 K_(1-x)Na_xNbO_3波恩有效电荷的分析 | 第46-47页 |
2.6 K_(1-x)Na_xNbO_3极化旋转路径的能垒分析 | 第47-4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3章 BaTi_(1-x)Zr_xO_3压电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第50-70页 |
3.1 BaTi_(1-x)Zr_xO_3的研究方法和计算参数设置 | 第50页 |
3.2 BaTiO_3的结构参数 | 第50-51页 |
3.3 BaTi_(1-x)Zr_xO_3压电性质的研究 | 第51-55页 |
3.3.1 BaTi_(1-x)Zr_xO_3多晶型相界的预测 | 第51-52页 |
3.3.2 BaTi_(1-x)Zr_xO_3压电常数的分析 | 第52-54页 |
3.3.3 BaTi_(1-x)Zr_xO_3压电常数d_(33)的各向异性分析 | 第54-55页 |
3.4 BaTi_(1-x)Zr_xO_3弹性性质的研究 | 第55-58页 |
3.5 BaTi_(1-x)Zr_xO_3电子结构的研究 | 第58-68页 |
3.5.1 正交BaTi_(1-x)Zr_xO_3的波恩有效电荷分析 | 第58-61页 |
3.5.2 四方BaTi_(1-x)Zr_xO_3的波恩有效电荷分析 | 第61-63页 |
3.5.3 BaTi_(1-x)Zr_xO_3电荷密度的分析 | 第63-65页 |
3.5.4 BaTi_(1-x)Zr_xO_3分波态密度的分析 | 第65-68页 |
3.6 BaTi_(1-x)Zr_xO_3介电常数的研究 | 第68-6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4章 二维BC压电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第70-96页 |
4.1 二维BC的研究方法和计算参数设置 | 第70-72页 |
4.2 二维BC结构和电子性质的分析 | 第72-83页 |
4.3 二维BC力学性质的计算和分析 | 第83-85页 |
4.4 二维BC光学性质的计算和分析 | 第85-92页 |
4.5 二维BC压电特性的研究 | 第92-94页 |
4.5.1 二维BC压电全矩阵的计算 | 第92页 |
4.5.2 二维BC压电各向异性的分析 | 第92-93页 |
4.5.3 二维BC压电机理的分析 | 第93-9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5章 二维BSi压电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第96-114页 |
5.1 二维BSi的研究方法和计算参数设置 | 第96页 |
5.2 二维BSi的结构和成键分析 | 第96-106页 |
5.3 二维BSi光学性质的研究 | 第106-108页 |
5.3.1 P1和C2型BSi介电常数和光电导的分析 | 第106-107页 |
5.3.2 C2型BSi光学吸收性质的分析 | 第107-108页 |
5.4 P1和C2型BSi声子特性的研究 | 第108-111页 |
5.5 C2型BSi压电特性的研究 | 第111-11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结论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29-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
个人简历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