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森林经营权益融资创新研究--以樟树市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建设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林农对森林绿色银行的期待 | 第9页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奠定了制度基础 | 第9-10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创新之处 | 第11-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22页 |
·有关林权制度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有关林业融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有关林权抵押贷款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3 森林经营权益融资的理论基础 | 第22-32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23页 |
·外部性理论 | 第23-25页 |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 第23页 |
·庇古的“庇古税”理论 | 第23-24页 |
·科斯的“科斯定理” | 第24-25页 |
·产权理论 | 第25-28页 |
·产权的内涵 | 第25页 |
·产权的主要特征 | 第25-26页 |
·产权的主要功能 | 第26-27页 |
·产权的类型 | 第27-28页 |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8-30页 |
·风险管理的含义 | 第28页 |
·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意义 | 第28-29页 |
·风险管理的过程 | 第29-30页 |
·森林经营权益融资的理论体系 | 第30-32页 |
4 我国林权抵押贷款发展模式 | 第32-35页 |
5 樟树市林权抵押贷款实践情况概述 | 第35-46页 |
·樟树市林权抵押贷款基本情况 | 第35-37页 |
·良好的环境造就了平台 | 第35页 |
·丰富的实践经验拓宽了道路 | 第35-36页 |
·樟树市林权抵押贷款开展现状 | 第36-37页 |
·樟树市林权抵押贷款的主要模式及其业务流程 | 第37-40页 |
·主要模式:林权直接抵押贷款 | 第37-38页 |
·林权直接抵押贷款的业务流程 | 第38-40页 |
·林户贷款特征分析 | 第40-42页 |
·贷款额度适当 | 第40-41页 |
·贷款期限较短 | 第41页 |
·贷款成本偏低 | 第41-42页 |
·贷款用途灵活多样 | 第42页 |
·分期还本、按季结息的还贷方式 | 第42页 |
·农信社金融风险及其防范分析 | 第42-46页 |
·林权抵押贷款中的主要风险类型 | 第42-43页 |
·对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 第43-44页 |
·樟树市农村信用社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 | 第44-46页 |
6 樟树市林权抵押贷款制度的主要缺陷及政策建议 | 第46-54页 |
·樟树市林权抵押贷款制度的主要缺陷 | 第46-49页 |
·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尚未全面推广 | 第46-47页 |
·农信社与林业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 第47-48页 |
·林权抵押贷款配套机制不健全 | 第48-49页 |
·完善樟树市林权抵押贷款制度的改革建议 | 第49-54页 |
·加快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全面推广的环境 | 第49-51页 |
·健全林权抵押贷款配套机制 | 第51-53页 |
·强化林业部门的风险监管责任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