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行政相对人陈述权界说 | 第8-19页 |
·行政相对人陈述权的概念 | 第8-10页 |
·行政相对人陈述权的性质界定 | 第10-13页 |
·行政相对人陈述权是程序性权利 | 第10-11页 |
·行政相对人陈述权是由公法调整的私权 | 第11-12页 |
·行政相对人陈述权是存在于特定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 | 第12页 |
·行政相对人陈述权是属于个体的权利 | 第12-13页 |
·行政相对人陈述权与听证权的区别 | 第13-14页 |
·行政相对人陈述权与听证权 | 第13-14页 |
·行政相对人陈述权的功能 | 第14-16页 |
·行政相对人陈述权的价值 | 第16-19页 |
·行政相对人陈述权具有保障人权的价值 | 第16页 |
·行政相对人陈述权具有体现程序正义的价值 | 第16-17页 |
·行政相对人陈述权具有体现社会民主的价值 | 第17页 |
·行政相对人陈述权具有和谐行政法律关系的价值 | 第17-19页 |
2 行政相对人陈述权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行政相对人陈述权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以权利制约权力理论 | 第19-20页 |
·程序控权理论 | 第20-21页 |
·公众参与理论 | 第21页 |
·人的主体性理论 | 第21-23页 |
3 比较法视野中的行政相对人陈述权 | 第23-29页 |
·域外行政相对人陈述权的立法现状 | 第23-26页 |
·德国 | 第23页 |
·荷兰 | 第23-24页 |
·葡萄牙 | 第24页 |
·日本 | 第24-25页 |
·英国 | 第25页 |
·美国 | 第25-26页 |
·对我国行政相对人陈述权制度完善的借鉴与启示 | 第26-29页 |
·我国应在未来制定的行政程序法典中确认行政相对人的陈述权 | 第26-27页 |
·行政相对人陈述权范围要予以扩大 | 第27页 |
·要重视包括行政相对人陈述权在内的程序权利的作用 | 第27-29页 |
4 我国行政相对人陈述权的现状分析 | 第29-39页 |
·立法规定 | 第29页 |
·实践情况 | 第29-31页 |
·案例一:上海“钓鱼执法”案 | 第29-30页 |
·案例二: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 | 第30-31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问题原因的分析 | 第35-39页 |
·思想观念层面 | 第35-36页 |
·制度层面的原因 | 第36-39页 |
5 完善行政相对人陈述权的具体建议 | 第39-44页 |
·进路模式 | 第39-40页 |
·立法上完善行政相对人陈述权的建议 | 第40-42页 |
·制定全国统一的行政程序法 | 第40页 |
·将陈述权进一步法定化,体系化 | 第40-41页 |
·通过立法明确行政主体程序违法的责任 | 第41-42页 |
·司法上完善行政相对人陈述权的建议 | 第42页 |
·执法上完善行政相对人陈述权的建议 | 第42-44页 |
·增加对陈述权的事中救济 | 第42-43页 |
·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