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市赵湖闸除险加固工程研究与设计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0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3 设计目的及任务 | 第9页 |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 第2章 工程概况及水文水利计算 | 第10-32页 |
| 2.1 工程概况 | 第10-13页 |
| 2.1.1 工程现状 | 第10-12页 |
| 2.1.2 工程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 2.1.3 工程除险加固的必要性 | 第13页 |
| 2.2 水文水利计算 | 第13-25页 |
| 2.2.1 水文基本资料 | 第14页 |
| 2.2.2 设计暴雨及设计净雨 | 第14-19页 |
| 2.2.3 设计洪水计算 | 第19-23页 |
| 2.2.4 水库调洪计算 | 第23-25页 |
| 2.2.5 涵闸设计洪水 | 第25页 |
| 2.2.6 分期洪水 | 第25页 |
| 2.3 工程地质 | 第25-32页 |
| 2.3.1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6-27页 |
| 2.3.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第27-29页 |
| 2.3.3 主要地质问题及评价 | 第29-31页 |
| 2.3.4 天然建筑材料 | 第31-32页 |
| 第3章 工程总体布置及除险加固设计 | 第32-40页 |
| 3.1 除险加固设计 | 第32-34页 |
| 3.2 工程总体布置 | 第34-35页 |
| 3.3 设计计算 | 第35-40页 |
| 3.3.1 闸室稳定及地基应力复核 | 第35-36页 |
| 3.3.2 防渗稳定复核 | 第36-37页 |
| 3.3.3 过流能力复核 | 第37页 |
| 3.3.4 消能防冲复核 | 第37-39页 |
| 3.3.5 出口侧翼墙稳定复核 | 第39-40页 |
| 第4章 配套设施组织设计 | 第40-51页 |
| 4.1 金属结构及电气设备 | 第40-41页 |
| 4.1.1 金属结构设计 | 第40-41页 |
| 4.1.2 电气设备 | 第41页 |
| 4.2 施工组织设计 | 第41-43页 |
| 4.2.1 施工条件及主要任务 | 第41-42页 |
| 4.2.2 施工导流及排水 | 第42页 |
| 4.2.3 主体工程施工 | 第42页 |
| 4.2.4 施工总布置 | 第42-43页 |
| 4.3 环境保护设计 | 第43-46页 |
| 4.3.1 环境现状调查评价 | 第43页 |
| 4.3.2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第43-44页 |
| 4.3.3 环境保护方案 | 第44-46页 |
| 4.4 水土保持设计 | 第46-51页 |
| 4.4.1 水土流失现状 | 第46页 |
| 4.4.2 水土流失预测与评价 | 第46-49页 |
| 4.4.3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 第49-51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附录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