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虎雄与斯波六郎师承关系考论--从《文心雕龙》研究谈起
| 摘要 | 第4页 |
| 要旨 | 第5-7页 |
| 一 绪论 | 第7-14页 |
| 1.1 问题意识 | 第7-11页 |
| 1.2 先行研究 | 第11-12页 |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 1.4 本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第13-14页 |
| 二 正论 | 第14-31页 |
| 2.1 师徒结缘,秉承龙学 | 第14-19页 |
| 2.1.1 学术渊源 | 第14-15页 |
| 2.1.2 课堂讲义引发的兴致 | 第15-16页 |
| 2.1.3 走上龙学之路 | 第16-19页 |
| 2.2 校勘之学,一脉相承 | 第19-24页 |
| 2.2.1 校勘内容的师承 | 第19-21页 |
| 选用同一底本 | 第19-20页 |
| 所校讹误类型相似 | 第20-21页 |
| 2.2.2 实证学方法 | 第21-22页 |
| 2.2.3 校勘思想的师承 | 第22-24页 |
| 贵古本而不盲从 | 第22-23页 |
| 尊重原文,“不校校之” | 第23-24页 |
| 2.3 望今制奇,参伍因革 | 第24-31页 |
| 2.3.1 对《校勘记》的补充 | 第24-25页 |
| 2.3.2 对铃木校语的质疑 | 第25-27页 |
| 2.3.3 基于精密考证的注疏 | 第27-31页 |
| 三 结论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 谢辞 | 第35-36页 |
| 附录 | 第36-44页 |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