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行书风格研究--兼论对自己书法创作启示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引言 | 第9-12页 |
| 一、选题价值和意义 | 第9页 |
|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赵孟頫行书风格形成原因 | 第12-17页 |
| 一、社会政治因素 | 第12页 |
| 二、元初书坛状况 | 第12-13页 |
| 三、赵孟頫各时期的书法审美追求 | 第13-17页 |
| 1. 早年师承赵构和智永,探索钟张与羲献 | 第13-14页 |
| 2. 中年书学致力二王,力追魏晋风规神韵 | 第14-15页 |
| 3. 晚年师法晋唐,参法李北海、柳诚悬,融古开今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赵孟頫行书风格特征 | 第17-23页 |
| 一、平正谨严、追求古韵的早年书风 | 第17-18页 |
| 二、运笔精致、姿媚圆活的中年书风 | 第18-20页 |
| 三、雍容冲和、遒媚苍劲的晚年书风 | 第20-23页 |
| 第三章 对自己书法创作的启示 | 第23-55页 |
| 一、对自己学书思想观念与方法论上的启示 | 第23-28页 |
| 1. 取法乎上,植根传统 | 第23-24页 |
| 2. 博采众长,化古为我 | 第24-26页 |
| 3. 勤学苦练,由技入道 | 第26-28页 |
| 二、对自己书学实践方面的启示 | 第28-55页 |
| 1. 临写《赵摹定武兰亭序》 | 第29-32页 |
| 2. 临写《怀仁集王圣教序》 | 第32-34页 |
| 3. 临写《玄秘塔》 | 第34-35页 |
| 4. 临写《礼器碑》 | 第35-37页 |
| 5. 临习其他 | 第37-39页 |
| 6. 集字与创作 | 第39-55页 |
| 结语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附录 | 第60-62页 |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