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和缘由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鲁锦概述 | 第14-20页 |
2.1 鲁锦的起源 | 第14-18页 |
2.2 鲁锦的分布地区 | 第18-19页 |
2.3 鲁锦的基本特征 | 第19-20页 |
第3章 鲁西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民俗文化对鲁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 第20-30页 |
3.1 鲁西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 第20-25页 |
3.1.1 黄河三角洲文明对鲁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 第21-23页 |
3.1.2 植棉业和纺织业的发展对鲁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 第23-25页 |
3.2 民俗文化对鲁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 第25-30页 |
3.2.1 祈福心理对鲁锦发展的影响 | 第26-28页 |
3.2.2 方言文化对鲁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 第28-30页 |
第4章 鲁锦形格中的文化寓意性传达 | 第30-38页 |
4.1 鲁锦形格的内涵和文化寓意解构 | 第30-32页 |
4.1.1 鲁锦形格的内涵 | 第30-32页 |
4.1.2 鲁锦文化的寓意解构 | 第32页 |
4.2 鲁锦形格中民俗文化的寓意传达 | 第32-35页 |
4.3 鲁锦形格中儒家文化的寓意传达 | 第35-38页 |
第5章 鲁锦制式中的文化寓意性传达 | 第38-46页 |
5.1 鲁锦制式的内涵 | 第38-42页 |
5.2 鲁锦制式中婚俗文化的寓意传达 | 第42-43页 |
5.3 鲁锦制式中方言文化的寓意传达 | 第43-44页 |
5.4 鲁锦制式中生活习俗的寓意传达 | 第44-46页 |
第6章 鲁锦色调中的文化寓意性传达 | 第46-52页 |
6.1 鲁锦色调的内涵 | 第46-47页 |
6.2 鲁锦色调中生活习俗文化的寓意传达 | 第47-49页 |
6.3 鲁锦色调中信仰习俗的寓意传达 | 第49-50页 |
6.4 鲁锦色调中儒家文化的寓意传达 | 第50-52页 |
第7章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