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3页 |
1.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结构转变 | 第14-19页 |
1.1.1 客体分子的改变诱导结构转变 | 第14-16页 |
1.1.2 离子的改变诱导结构转变 | 第16-17页 |
1.1.3 外部物理刺激诱导结构转变 | 第17-19页 |
1.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主客体化学方面的应用 | 第19-29页 |
1.2.1 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MOFs在吸附方面的研究 | 第19-22页 |
1.2.2 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MOFs在分离方面的研究 | 第22-25页 |
1.2.3 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MOFs在识别方面的研究 | 第25-26页 |
1.2.4 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MOFs在磁学方面的研究 | 第26-27页 |
1.2.5 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MOFs在催化方面的研究 | 第27-29页 |
1.2.6 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MOFs在其他方面的研究 | 第29页 |
1.3 主客体相互作用的量热学研究 | 第29-33页 |
1.4 选题依据、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33-36页 |
1.4.1 选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 第33-3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3页 |
第二章 光功能Cd-MOF的构筑及其对Cu(Ⅱ)的传感 | 第43-61页 |
2.1 引言 | 第43-4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4-48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44页 |
2.2.2 仪器 | 第44-45页 |
2.2.3 配体及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合成 | 第45-46页 |
2.2.4 晶体结构表征 | 第46-48页 |
2.2.5 溶剂交换的热动力学过程 | 第4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6页 |
2.3.1 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 | 第48-50页 |
2.3.2 化合物1对CH_3OH/DMA的选择性吸附 | 第50-53页 |
2.3.3 传感器1对Cu(Ⅱ)的裸眼识别 | 第53-54页 |
2.3.4 传感器1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 | 第54-55页 |
2.3.5 传感器1的响应时间 | 第55-5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第三章 孔尺寸调控的Co-MOFs的构筑、吸附及其磁学行为研究 | 第61-88页 |
3.1 引言 | 第61-6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2-65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62页 |
3.2.2 仪器 | 第62-63页 |
3.2.3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Co-MOFs的合成 | 第63页 |
3.2.4 晶体结构表征 | 第63-64页 |
3.2.5 溶剂热合成机理和溶剂交换的热力学过程 | 第64-6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5-81页 |
3.3.1 定向合成 | 第65-67页 |
3.3.2 晶体结构 | 第67-69页 |
3.3.3 客体分子对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69页 |
3.3.4 化合物4·2DMF的N_2、H_2、CH_4与CO_2气体吸附 | 第69-71页 |
3.3.5 客体分子对气体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71-72页 |
3.3.6 Cr(Ⅵ)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 第72-75页 |
3.3.7 化合物4·2DMF、4和3·EtOH的磁性研究 | 第75-81页 |
3.4 小结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第四章 Pb-MOF的构筑与催化性能研究 | 第88-107页 |
4.1 引言 | 第88-8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9-92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89页 |
4.2.2 仪器 | 第89-90页 |
4.2.3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Pb-MOF的合成 | 第90页 |
4.2.4 晶体结构表征 | 第90-91页 |
4.2.5 化合物5的染料吸附实验 | 第91页 |
4.2.6 化合物5的激光共聚焦测试 | 第91-92页 |
4.2.7 化合物5的催化测试 | 第92页 |
4.2.8 化合物5负载底物的热力学过程 | 第9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92-103页 |
4.3.1 化合物5的结构分析 | 第92-93页 |
4.3.2 化合物5的热稳定性和吸附性能分析 | 第93-96页 |
4.3.3 化合物5催化CO_2和环氧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 | 第96-100页 |
4.3.5 化合物5对RDX的燃烧催化反应 | 第100-103页 |
4.4 小结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第五章 单一手性Co-MOFs的制备及对映体选择性分离研究 | 第107-123页 |
5.1 引言 | 第107-108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08-112页 |
5.2.1 实验试剂 | 第108-109页 |
5.2.2 仪器 | 第109页 |
5.2.3 手性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Co-L-BTA/Co-D-BTA的合成 | 第109-110页 |
5.2.4 晶体结构表征 | 第110页 |
5.2.5 手性MOF负载外消旋体的热力学过程 | 第110页 |
5.2.6 液相手性拆分实验 | 第110-11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12-119页 |
5.3.1 化合物Co-L-BTA/Co-D-BTA的结构分析 | 第112-113页 |
5.3.2 化合物Co-L-BTA/Co-D-BTA的纯度及手性表征 | 第113-114页 |
5.3.3 化合物Co-L-BTA/Co-D-BTA的对映体选择性分离性能 | 第114-119页 |
5.4 小结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3页 |
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第123-126页 |
附图 | 第126-131页 |
附表 | 第131-13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6-138页 |
致谢 | 第138-139页 |
作者简介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