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猪论文

PRV和PCV2混合感染仔猪致病特点及猪伪狂犬病防控技术研究

符号说明第6-9页
中文摘要第9-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一第16-38页
    1. PR病原学概述第17-22页
        1.1 PRV的形态结构第17页
        1.2 PRV的理化特性第17页
        1.3 PRV主要特征第17-20页
        1.4 PRV的生物学特性第20页
        1.5 PRV培养特性第20-21页
        1.6 PRV致病机理第21-22页
    2. PR流行病学第22-31页
        2.1 PR的流行动态第23-24页
        2.2 我国猪伪狂犬的流行动态第24-25页
        2.3 猪伪狂犬病流行新特点第25-27页
        2.4 PR临床症状第27-29页
        2.5 病理变化特征第29-30页
        2.6 云南省猪伪狂犬的流行动态第30-31页
    3. PR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第31-35页
        3.1 血清学检测方法第31-32页
        3.2 分子生物学检测第32-33页
        3.3 病毒分离(VI)与动物接种试验第33-34页
        3.4 HE染色镜检及免疫组化检测方法的建立第34页
        3.5 免疫荧光标记检测第34-35页
        3.6 鉴别诊断第35页
    参考文献第35-38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二第38-51页
    1. PRV、PCV2对养猪业生物安全影响第38-39页
    2. PRV和PCV2混合感染的危害第39-41页
    3. PR防控研究进展第41-46页
        3.1 国外PR防控研究第41-42页
        3.2 我国PR的防控研究第42-46页
    4. PRV和PCV2混合感染猪伪狂犬病综合防控机制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第三章 PRV和PCV2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混合感染仔猪病理学特征研究第51-6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2-57页
        1.1 材料来源第52页
        1.2 病毒来源第52页
        1.3 试验试剂第52-53页
        1.4 主要仪器设备第53页
        1.5 试验方法第53-56页
        1.6 结果判定第56-57页
    2. 结果第57-66页
        2.1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第57-58页
        2.2 体温变化规律比较第58-59页
        2.3 临床症状观察结果第59-60页
        2.4 大体剖解病理变化第60-63页
        2.5 H.E染色显微镜病理变化结果第63-66页
    3. 讨论第66-67页
    4. 小结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69页
第四章 PRV和PCV2混合感染仔猪组织器官病毒消长及排毒规律研究第69-96页
    1 材料和方法第69-71页
        1.1 材料来源第69页
        1.2 病毒来源第69-70页
        1.3 主要试剂第70页
        1.4 实验设备及材料第70页
        1.5 实验方法第70-7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1-92页
        2.1 攻毒试验前四种病原PCR检测结果第71页
        2.2 感染仔猪内脏器官病毒载量变化规律第71-73页
        2.3 感染仔猪肝脏病毒载量变化规律第73-74页
        2.4 感染仔猪脾脏病毒载量变化规律第74-76页
        2.5 感染仔猪肺脏组织病毒载量变化规律第76-77页
        2.6 感染仔猪肾脏病毒载量变化规律第77-79页
        2.7 感染仔猪腹股沟淋巴结病毒载量变化规律第79-81页
        2.8 感染仔猪小脑病毒载量变化规律第81-82页
        2.9 不同时期、各组织器官病毒载量变化规律比较第82-85页
        2.10 单感染和混合感染病毒载量变化规律比较第85-87页
        2.11 感染仔猪血液中PRV、PCV2病毒载量变化规律第87-88页
        2.12 感染仔猪鼻拭PRV、PCV2病毒载量变化规律第88-90页
        2.13 感染仔猪肛门拭子PRV、PCV2病毒载量变化规律第90-92页
    3. 讨论第92-94页
    4. 小结第94页
    参考文献第94-96页
第五章 PRV和PCV2混合感染对仔猪免疫抑制影响的研究第96-11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6-100页
        1.1 材料来源第96页
        1.2 实验分组及样品采集第96-97页
        1.3 试剂和仪器第97页
        1.4 方法第97-98页
        1.5 细胞因子数据处理第98-99页
        1.6 ELISA抗体试验方法步骤第99-100页
    2. 结果第100-113页
        2.1 细胞因子检测结果第100-103页
        2.2 补体测定结果第103-105页
        2.3 免疫球蛋白IgG第105-106页
        2.4 血细胞数量变化规律第106-111页
        2.5 PRV感染抗体检测结果第111-112页
        2.6 PCV2感染抗体检测结果第112-113页
    3. 讨论第113-115页
    4. 小结第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7页
第六章 PRV和PCV2混合感染猪伪狂犬病防控技术研究及示范第117-13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17-131页
        1.1 实验材料第117-119页
        1.2 实验方法第119-122页
        1.3 模式猪场的要求与选择第122-125页
        1.4 示范猪场的要求与选择第125-131页
    2. 结果第131-136页
        2.1 模式猪场净化前后检测结果第131-132页
        2.2 示范猪场猪伪狂犬病净化效第132-136页
    3 讨论第136-137页
    4. 小结第137-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39页
全文总结第139-140页
致谢第140-14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41-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早产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B超观察及Pavlik吊带治疗效果分析
下一篇:PTX3通过促进M2型巨噬细胞的分化减轻糖尿病肾病的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