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概述 | 第15-25页 |
2.1 小微企业界定 | 第15-16页 |
2.2 信贷风险概述 | 第16-22页 |
2.2.1 信贷风险的定义 | 第16页 |
2.2.2 信贷风险的特征 | 第16-17页 |
2.2.3 信贷风险的分类 | 第17-18页 |
2.2.4 信贷风险的来源 | 第18-22页 |
2.3 信贷风险控制概述 | 第22-25页 |
2.3.1 信贷风险控制的定义 | 第22页 |
2.3.2 信贷风险控制的技术手段 | 第22-25页 |
第3章 工商银行辽中支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现状分析 | 第25-35页 |
3.1 中国工商银行概况 | 第25-30页 |
3.1.1 中国工商银行基本情况 | 第25-28页 |
3.1.2 中国工商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管理 | 第28-29页 |
3.1.3 中国工商银行小微企业产品(服务)定价 | 第29-30页 |
3.2 工商银行辽中支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操作流程 | 第30-32页 |
3.3 工商银行辽中支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基本情况 | 第32-34页 |
3.3.1 工商银行辽中支行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介绍 | 第32-33页 |
3.3.2 工商银行辽中支行小微企业贷款情况 | 第33-34页 |
3.4 工商银行辽中支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现状 | 第34-35页 |
第4章 工商银行辽中支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5-46页 |
4.1 贷前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35-40页 |
4.1.1 贷款受理阶段 | 第35页 |
4.1.2 评级、授信、贷款调查阶段 | 第35-40页 |
4.2 贷中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4.2.1 评级、授信、贷款审查审批阶段 | 第40-41页 |
4.2.2 贷款发放阶段 | 第41-42页 |
4.3 贷后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4.3.1 贷后监督阶段 | 第42页 |
4.3.2 贷后监测阶段 | 第42-43页 |
4.3.3 贷后检查阶段 | 第43页 |
4.4 原因分析 | 第43-46页 |
4.4.1 小微企业因素 | 第43-44页 |
4.4.2 辽中支行文化因素 | 第44页 |
4.4.3 辽中支行机制因素 | 第44-45页 |
4.4.4 辽中支行人员因素 | 第45-46页 |
第5章 工商银行辽中支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的改进措施 | 第46-53页 |
5.1 工商银行辽中支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的原则 | 第46页 |
5.1.1 全面控制小微企业信贷风险 | 第46页 |
5.1.2 严格控制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流程 | 第46页 |
5.2 贷前风险控制改进措施 | 第46-49页 |
5.2.1 贷款受理阶段 | 第46-47页 |
5.2.2 评级、授信、贷款调查阶段 | 第47-49页 |
5.3 贷中风险控制改进措施 | 第49-50页 |
5.3.1 评级、授信、贷款审查审批阶段 | 第49-50页 |
5.3.2 贷款发放阶段 | 第50页 |
5.4 贷后风险控制改进措施 | 第50-51页 |
5.4.1 贷后监督阶段 | 第50页 |
5.4.2 贷后监测阶段 | 第50-51页 |
5.4.3 贷后检查阶段 | 第51页 |
5.5 信贷风险控制人员机制的完善 | 第51-5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3-5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