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引言 | 第10-12页 |
1.2 悬链线的研究概貌 | 第12-13页 |
1.2.1 悬链线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1.2.2 悬链线问题的解决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悬链线理论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3.1 国外悬链线理论发展 | 第13页 |
1.3.2 国内悬链线理论发展 | 第13-14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经典非线性悬链线理论 | 第16-32页 |
2.1 经典悬链线理论与超越方程 | 第16-22页 |
2.2 悬链线超越方程的求解 | 第22-24页 |
2.3 垂直距离c大于零时悬链线的形态 | 第24-26页 |
2.4 悬链线在上下边界的约束反力与斜率 | 第26-28页 |
2.5 悬链线最低点的坐标 | 第28页 |
2.6 悬链线的曲率K和曲率半径ρ | 第28-30页 |
2.7 端点两切线的交点与悬链线的重心 | 第30-31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水平悬链线中点向下集中力作用下的非线性分析及计算 | 第32-47页 |
3.1 分布力作用下单索悬链线理论 | 第33-36页 |
3.2 单索悬链线在上下界的约束反力及理论推导 | 第36-38页 |
3.3 悬链线最低点的坐标与水平张力的显式解 | 第38-40页 |
3.4 集中力作用水平悬链线对称位置的力学特性 | 第40-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水平悬链线中点向上集中力作用下的非线性分析及计算 | 第47-58页 |
4.1 集中力作用水平悬链线对称性位置的力学特性 | 第47-50页 |
4.2 悬链线的构形分析及计算 | 第50-53页 |
4.3 方程的多路回归 | 第53-55页 |
4.4 悬链线的水平张力及最大垂直距离差的变化 | 第55-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水平悬链线任意位置集中力作用下的非线性分析及计算 | 第58-73页 |
5.1 水平悬链线集中力作用下的力学分析 | 第58-63页 |
5.2 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 第63-66页 |
5.3 方程的回归 | 第66-67页 |
5.4 悬链线的极限包络线 | 第67-7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总结 | 第73-74页 |
6.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80-81页 |
附录B 悬链线计算主要C语言源代码 | 第81-83页 |
1、shβ=bβ 的源代码 | 第81-82页 |
2、水平悬链线中点作用集中力时垂直距离的源代码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