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写符号术语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4页 |
1.1 除草剂市场背景 | 第14页 |
1.2 草铵膦简介 | 第14-15页 |
1.3 草铵膦的合成方法 | 第15-21页 |
1.3.1 草铵膦的逆合成分析 | 第15-17页 |
1.3.2 关键膦中间体的合成 | 第17-18页 |
1.3.3 由关键膦中间体合成草铵膦 | 第18-19页 |
1.3.4 合成路线评述 | 第19-21页 |
1.4 L-草铵膦的合成方法 | 第21-28页 |
1.4.1 消旋草铵膦的拆分 | 第22-23页 |
1.4.2 手性原料合成L-草铵膦 | 第23-24页 |
1.4.3 手性辅基法合成L-草铵膦 | 第24页 |
1.4.4 手性催化剂催化合成L-草铵膦 | 第24-27页 |
1.4.5 L-草铵膦合成方法总结 | 第27-28页 |
1.5 还原胺化反应 | 第28-32页 |
1.5.1 还原胺化的还原剂体系 | 第28-29页 |
1.5.2 不对称还原胺化 | 第29-32页 |
1.6 本课题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第二章 2-氧代-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的合成及工艺优化 | 第34-42页 |
2.1 引言 | 第34页 |
2.2 合成路线说明 | 第34-35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2.3.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35页 |
2.3.2 主要物质分析方法 | 第35页 |
2.3.3 3-(乙氧基甲基膦酰基)丙酸甲酯(3)的合成: | 第35-36页 |
2.3.4 3-(乙氧基甲基膦酰基)丙酸甲酯(3)的Claisen缩合反应 | 第36页 |
2.3.5 2-氧代-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5)的合成 | 第36-37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7-41页 |
2.4.1 溶剂对加成重排反应的影响 | 第37-38页 |
2.4.2 丙烯酸酯种类及用量对加成重排反应的影响 | 第38-39页 |
2.4.3 反应温度对加成重排反应的影响 | 第39页 |
2.4.4 加料顺序对缩合反应的影响 | 第39-40页 |
2.4.5 反应溶剂对缩合反应的影响 | 第40页 |
2.4.6 碱的种类对缩合反应的影响 | 第40-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D/L-草铵膦的合成及工艺优化 | 第42-56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2-46页 |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42页 |
3.2.2 主要物质分析方法 | 第42-44页 |
3.2.3 实验操作 | 第44-4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5页 |
3.3.1 还原剂体系的选择 | 第46页 |
3.3.2 催化剂的筛选 | 第46-47页 |
3.3.3 PPO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47-48页 |
3.3.4 反应溶剂的选择 | 第48-49页 |
3.3.5 PPO预中和对反应影响 | 第49-50页 |
3.3.6 氨比对反应影响 | 第50-51页 |
3.3.7 温度、氢压对反应的影响 | 第51-53页 |
3.3.8 催化剂循环套用情况 | 第53-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S)-甲基苄胺不对称诱导合成L-草铵膦的研究 | 第56-66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6-59页 |
4.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56页 |
4.2.2 主要物质分析方法 | 第56-58页 |
4.2.3 (S)-甲基苄胺诱导不对称还原胺化 | 第58-59页 |
4.2.4 Pd/C催化切除辅基 | 第5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9-65页 |
4.3.1 亚胺中间体与反应选择性 | 第59-60页 |
4.3.2 还原剂体系对反应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3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61-62页 |
4.3.4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62页 |
4.3.5 中和试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62-63页 |
4.3.6 副反应的抑制 | 第63-64页 |
4.3.7 切除辅基过程中产物消旋化的情况考察 | 第64-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不对称催化法合成L-草铵膦 | 第66-72页 |
5.1 引言 | 第66-67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7-69页 |
5.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67页 |
5.2.2 主要物质分析方法 | 第67页 |
5.2.3 去氢氨基酸(9)的合成 | 第67-68页 |
5.2.4 去氢氨基酸(9)的不对称加氢 | 第68页 |
5.2.5 N-乙酰基草铵膦(10)的水解脱保护 | 第68-69页 |
5.2.6 酮酸(5)与苄胺的不对称还原胺化 | 第69页 |
5.2.7 N-苄基-草铵膦(11)的苄基脱除 | 第6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9-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2-73页 |
6.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附录 | 第79-87页 |
作者简历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