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4页 |
第二章 年龄因素对女性患者单次泵注右美托咪定有效镇静量效关系的影响 | 第14-36页 |
2.1 材料 | 第14-15页 |
2.1.1 药品 | 第14-15页 |
2.1.2 仪器 | 第15页 |
2.2 方法 | 第15-21页 |
2.2.1 病例选择 | 第15-17页 |
2.2.2 实验分组 | 第17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17-18页 |
2.2.4 观察指标 | 第18-20页 |
2.2.5 安全性措施 | 第20页 |
2.2.6 统计学分析 | 第20-21页 |
2.3 结果 | 第21-28页 |
2.3.1 一般资料的比较 | 第21-23页 |
2.3.2 各组患者右美托咪定有效镇静时的半数有效剂量 | 第23页 |
2.3.3 Probit回归分析结果比较 | 第23-26页 |
2.3.4 不同时间点HR和MAP的比较 | 第26-27页 |
2.3.5 各组患者不良反应 | 第27-28页 |
2.4 讨论 | 第28-36页 |
2.4.1 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术中有效镇静的讨论 | 第28-29页 |
2.4.2 镇静标准的讨论 | 第29-30页 |
2.4.3 年龄因素对右美托咪定药效学的影响 | 第30-31页 |
2.4.4 右美托咪定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 | 第31-32页 |
2.4.5 ED_(50)和ED_(95)的准确性讨论 | 第32-34页 |
2.4.6 实验条件可靠性讨论 | 第34-35页 |
2.4.7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分娩后产妇和非妊娠妇女右美托咪定有效镇静剂量差异的探讨 | 第36-53页 |
3.1 材料 | 第37-38页 |
3.1.1 药品 | 第37页 |
3.1.2 仪器 | 第37-38页 |
3.2 方法 | 第38-43页 |
3.2.1 病例选择 | 第38-39页 |
3.2.2 实验分组 | 第39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39-41页 |
3.2.4 观察指标 | 第41页 |
3.2.5 安全性措施 | 第41页 |
3.2.6 统计学分析 | 第41-43页 |
3.3 结果 | 第43-48页 |
3.3.1 一般资料的比较 | 第44页 |
3.3.2 两组患者右美托咪定有效镇静时的半数有效剂量 | 第44-45页 |
3.3.3 Probit回归分析结果比较 | 第45-47页 |
3.3.4 Spearman回归相关分析 | 第47页 |
3.3.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 | 第47-48页 |
3.4 讨论 | 第48-53页 |
3.4.1 右美托咪定在产妇中的应用 | 第48-49页 |
3.4.2 分娩后产妇和非妊娠妇女右美托咪定有效镇静剂量差异的探讨 | 第49-50页 |
3.4.3 NI和OAA/S评分相关性的探讨 | 第50-52页 |
3.4.4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52-5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