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缩略语表 | 第11-12页 |
1 引言 | 第12-20页 |
1.1 黄瓜枯萎病的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1.1.1 黄瓜枯萎病简介 | 第12页 |
1.1.2 黄瓜枯萎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1.3 黄瓜枯萎病防治途径 | 第12-14页 |
1.2 化感作用与化感物质的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1.2.1 化感作用与化感物质的概念 | 第14页 |
1.2.2 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2.3 化感物质的收集、分离和鉴定方法 | 第14-17页 |
1.3 植物诱导抗性的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1.3.1 植物诱导抗性的概念 | 第17页 |
1.3.2 植物诱导抗性研究进展 | 第17页 |
1.3.3 诱导植物产生抗性的方法 | 第17-18页 |
1.4 本试验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第18-19页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19-20页 |
2 西芹根物质及种子第六次酮层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 第20-47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0-21页 |
2.1.3 数据处理 | 第21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1-45页 |
2.2.1 西芹鲜根第五、六次酮层物化感物质分离及化感效果检测 | 第21-29页 |
2.2.2 西芹根际区物第五、六次酮层物化感物质分离及化感效果检测 | 第29-37页 |
2.2.3 西芹种子第五、六次酮层物化感物质分离及化感效果检测 | 第37-45页 |
2.3 讨论 | 第45-47页 |
3 西芹根物质及种子第六次酮层物最佳流分对黄瓜枯萎病的诱导抗性 | 第47-51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47-48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47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47-48页 |
3.1.3 数据处理 | 第48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0页 |
3.3 讨论 | 第50-51页 |
4 西芹根物质及种子第六次酮层物最佳流分化感物质鉴定 | 第51-66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1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51页 |
4.1.2 化感物质鉴定方法 | 第51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1-64页 |
4.2.1 西芹鲜根第六次酮层物最佳流分化感物质鉴定 | 第51-56页 |
4.2.2 西芹根际区物第六次酮层物最佳流分化感物质鉴定 | 第56-61页 |
4.2.3 西芹种子第六次酮层物最佳流分化感物质鉴定 | 第61-64页 |
4.3 讨论 | 第64-66页 |
5 结论 | 第66-69页 |
5.1 西芹根物质及种子第五、六次酮层物流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 第66页 |
5.1.1 西芹鲜根第五、六次酮层物流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 第66页 |
5.1.2 西芹根际区物第五、六次酮层物流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 第66页 |
5.1.3 西芹种子第五、六次酮层物流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 第66页 |
5.2 西芹根物质及种子第六次酮层物最佳流分化感物质鉴定 | 第66-67页 |
5.2.1 西芹鲜根第六次酮层物最佳流分化感物质鉴定 | 第66-67页 |
5.2.2 西芹根际区物第六次酮层物最佳流分化感物质鉴定 | 第67页 |
5.2.3 西芹种子第六次酮层物最佳流分化感物质鉴定 | 第67页 |
5.3 西芹根物质及种子第六次酮层物最佳流分对黄瓜枯萎病的诱导抗性效果 | 第67-68页 |
5.3.1 西芹鲜根第六次酮层物最佳流分对黄瓜枯萎病的诱导抗性效果 | 第67页 |
5.3.2 西芹根际区物第六次酮层物最佳流分对黄瓜枯萎病的诱导抗性效果 | 第67页 |
5.3.3 西芹种子第六次酮层物最佳流分对黄瓜枯萎病的诱导抗性效果 | 第67-68页 |
5.4 创新点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