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电子对抗(干扰及抗干扰)论文

数字模拟混合储频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符号对照表第10-11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6页
    1.2 发展现状第16-17页
    1.3 本文工作及内容安排第17-20页
第二章 数字储频技术(DRFM)的基本原理与特点第20-32页
    2.1 数字储频技术原理第20-26页
        2.1.1 DRFM的工作原理第20-21页
        2.1.2 数字储频技术(DRFM)的量化方式第21-25页
        2.1.3 数字储频技术(DRFM)的存储方式第25-26页
    2.2 数字储频技术(DRFM)在干扰技术中的应用第26-27页
    2.3 数字储频技术(DRFM)的主要性能要求第27-30页
        2.3.1 瞬时带宽与工作带宽第28页
        2.3.2 寄生信号第28-29页
        2.3.3 线性动态范围第29页
        2.3.4 最小传播延时和距离延时分辨率第29-30页
        2.3.5 相参性与系统采样率第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模拟储频技术(ARFM)的基本原理与特点第32-46页
    3.1 模拟储频技术原理第32-40页
        3.1.1 ARFM的工作原理第32-33页
        3.1.2 储频延迟线原理第33-35页
        3.1.3 光纤储频技术的工作原理第35-39页
        3.1.4 模拟储频技术的存储方式第39-40页
    3.2 模拟储频技术在干扰技术中的应用第40-42页
    3.3 模拟储频技术的主要性能要求第42-45页
        3.3.1 静态噪声与最大最小输入信号功率第42-43页
        3.3.2 瞬时带宽与插入损耗第43页
        3.3.3 最大存储时间与储频精度第43页
        3.3.4 抑制噪声第43-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数字模拟混合储频技术分析第46-72页
    4.1 射频储存技术特点分析第46-47页
        4.1.1 数字储频技术特点分析第46-47页
        4.1.2 模拟储频技术特点分析第47页
    4.2 数字模拟混合储频技术的原理第47-52页
        4.2.1 数字模拟混合储频技术难点第47-48页
        4.2.2 数字模拟混合储频技术实现原理第48-49页
        4.2.3 数字模拟混合储频技术的工作原理第49页
        4.2.4 数字模拟混合储频技术的性能分析第49-52页
        4.2.5 数字模拟混合储频技术的储存方式第52页
    4.3 数字模拟混合储频技术中信号存储分析第52-61页
        4.3.1 LFM信号的的时频域分析第52-54页
        4.3.2 对LFM信号经匹配滤波的分析第54-57页
        4.3.3 LFM信号经数字模拟储频的分析第57-61页
    4.4 数字模拟混合储频技术的干扰应用第61-70页
        4.4.1 对于距离量的延迟干扰第61-64页
        4.4.2 对于速度量的移频干扰第64-67页
        4.4.3 距离速度联合干扰第67-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致谢第76-78页
作者简介第78-79页
    1.基本情况第78页
    2.教育背景第78页
    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8-79页
        3.1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页
        3.2 科研情况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神经网络的光伏电站功率预测
下一篇:科尔沁区配电网10kV莫关线项目质量管理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