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2.1 引言 | 第11-13页 |
1.2.2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1.2.3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模型试验研究 | 第14-15页 |
1.2.4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15-17页 |
1.2.5 已有研究工作的不足 | 第17-18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路堤荷载下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的三维数值分析模型 | 第19-31页 |
2.1 钢筋混凝土桩模型 | 第19-26页 |
2.1.1 混凝土损伤本构 | 第19-24页 |
2.1.2 桩体材料参数 | 第24-26页 |
2.2 标准模型几何参数及力学参数 | 第26-30页 |
2.2.1 几何参数 | 第26-29页 |
2.2.2 材料参数 | 第29-30页 |
2.3 边界条件和计算步骤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及破坏模式分析 | 第31-58页 |
3.1 钢筋混凝土桩在加载过程中内力的迁移及损伤的发展 | 第31-46页 |
3.1.1 桩身混凝土应力分析 | 第32-45页 |
3.1.2 桩体中钢筋应力分析 | 第45-46页 |
3.2 加载过程中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特征分析 | 第46-54页 |
3.2.1 桩体与土体位移分析 | 第46-51页 |
3.2.2 在不同加荷阶段的桩身位移分析 | 第51-54页 |
3.2.3 刚性桩复合地基在加载过程中桩帽的效用 | 第5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4-58页 |
3.3.1 不同位置处桩体作用及破坏模式分析 | 第54-56页 |
3.3.2 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破坏类型总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刚性桩体本构模型的影响分析 | 第58-72页 |
4.1 不同性质桩体的桩体损伤发展及整体破坏对比 | 第58-66页 |
4.2 不同性质桩体的桩身内力对比 | 第66-68页 |
4.3 不同性质桩体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形特征 | 第68-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路堤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 | 第72-82页 |
5.1 正交分析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第73-75页 |
5.2 桩顶平均沉降的影响因素正交分析 | 第75-78页 |
5.3 桩土平均沉降差的影响因素正交分析 | 第78-8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2-83页 |
6.2 进一步工作建议与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附录 作者简历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