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8-10页 |
一、缘起与方法 | 第8页 |
二、学术综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源流问题 | 第10-27页 |
第一节 时间之变和江山之助 | 第10-20页 |
一、汉魏之“合”与汉魏之“分” | 第10-18页 |
二、江山之助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建安七子其人与诗歌流传状况 | 第20-27页 |
一、人品与文学——兼论“文如其人” | 第20-25页 |
1、建安七子之身份与三曹之关系 | 第20-24页 |
2、人与文 | 第24-25页 |
二、建安七子之诗流传状况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建安七子诗歌之“同”和“异” | 第27-42页 |
第一节 “建安之杰”之两翼——王粲和刘桢诗歌研究 | 第27-36页 |
一、王粲诗研究 | 第27-30页 |
二、刘桢诗研究 | 第30-36页 |
第二节 其它建安诗人 | 第36-42页 |
一、孔融的诗 | 第36-38页 |
二、徐干、陈琳、阮瑀的诗 | 第38-42页 |
第三章 建安七子乐府诗及哀伤的娱乐化 | 第42-55页 |
第一节 建安七子的乐府诗 | 第42-45页 |
第二节 清商乐研究和建安时期哀伤的娱乐化 | 第45-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