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2、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一、《颜氏家训》家庭伦理思想的形成 | 第14-24页 |
(一) 政治背景 | 第14-16页 |
1、社会动荡,家族观念强化 | 第14-15页 |
2、选官制度,才德结合 | 第15-16页 |
(二) 文化背景 | 第16-19页 |
1、官学不振,私学发展 | 第16-18页 |
2、儒学衰微,以家学形式传播 | 第18页 |
3、佛学、玄学思想的冲击 | 第18-19页 |
(三) 个人经历 | 第19-24页 |
1、世以儒雅为业 | 第19-21页 |
2、历仕四朝,三为亡国之人 | 第21-22页 |
3、整齐门内、提撕子孙 | 第22-24页 |
二、《颜氏家训》家庭伦理思想的内容 | 第24-52页 |
(一) 教子 | 第24-30页 |
1、终生教育 | 第24-26页 |
2、守道崇德 | 第26-27页 |
3、以求自资 | 第27页 |
4、规行矩步 | 第27-28页 |
5、正音教育 | 第28页 |
6 、上行下效 | 第28-29页 |
7、笞怒之法 | 第29-30页 |
(二) 治家 | 第30-43页 |
1、家庭人伦观 | 第30-40页 |
2、持家理念 | 第40-43页 |
(三) 治学 | 第43-48页 |
1、犹须勤学 | 第43-44页 |
2、增益德行 | 第44-45页 |
3、博涉为贵 | 第45-46页 |
4、经世致用 | 第46-47页 |
5、文忌纵情 | 第47-48页 |
(四) 做人 | 第48-52页 |
1、名副其实 | 第48-49页 |
2、少欲知足 | 第49页 |
3、仕宦中品 | 第49-50页 |
4、谨慎交游 | 第50-52页 |
三、《颜氏家训》家庭伦理思想的评析 | 第52-58页 |
(一) 积极意义 | 第52-55页 |
1、对儒学的传承与发展 | 第52-53页 |
2、对历代家训的影响 | 第53-55页 |
(二) 历史局限性 | 第55-58页 |
1、实用至上的功利思想 | 第55页 |
2、明哲保身的处世之道 | 第55-56页 |
3、等级森严的守旧传统 | 第56页 |
4、因果轮回的迷信思想 | 第56-58页 |
四、《颜氏家训》家庭伦理思想对现代家庭伦理教育的启迪 | 第58-70页 |
(一) 《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 第58-63页 |
1、重视学前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 第58-59页 |
2、加强道德教育,培养才德兼备人才 | 第59-61页 |
3、教子自立自强,树立积极就业观念 | 第61-62页 |
4、重视环境熏陶,营造健康成长环境 | 第62-63页 |
(二) 《颜氏家训》的治家理念对构建和谐家庭的启示 | 第63-66页 |
1、弘扬慈孝传统,构建和谐家庭 | 第63-64页 |
2、发扬勤俭美德,提倡适度消费 | 第64-65页 |
3、倡导琴瑟和鸣,追求美满婚姻 | 第65-66页 |
(三) 《颜氏家训》的治学思想,对树立严正学风的启迪 | 第66-68页 |
1、提倡大学习观,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 第66-67页 |
2、坚持严谨治学,营造潜心治学环境 | 第67-68页 |
3、强调知行统一,培养实用型人才 | 第68页 |
(四) 《颜氏家训》的为人之道,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启示 | 第68-70页 |
1、注重名实相符,老老实实做人 | 第68-69页 |
2、倡导贵和持中,建立和谐人缘 | 第69-70页 |
结语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