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及流行趋势 | 第9-10页 |
·糖尿病的治疗 | 第10页 |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理和药物治疗 | 第10-14页 |
·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 第10-11页 |
·糖尿病的西药药物治疗 | 第11-12页 |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理 | 第12-13页 |
·糖尿病并发症的西药药物治疗 | 第13-14页 |
·中药研究糖尿病的意义 | 第14-17页 |
·单味中药对糖尿病的治疗 | 第15页 |
·复方中药对糖尿病的治疗 | 第15-16页 |
·单味中药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 | 第16-17页 |
·复方中药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 | 第17页 |
·山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山药的化学成分 | 第18页 |
·山药的药理作用 | 第18-20页 |
·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论证 | 第20-21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1-2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第3章 山药活性部位的分离及纯化 | 第22-28页 |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22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实验动物 | 第23页 |
·动物实验室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中药制剂的配备 | 第23页 |
·中药降糖活性筛选 | 第23页 |
·提取与分离方法 | 第23页 |
·各组分含量测定实验 | 第23-24页 |
·山药总黄酮的纯化 | 第24页 |
·山药总皂苷的纯化 | 第24页 |
·山药总多糖的纯化 | 第24-26页 |
·实验结果 | 第26-27页 |
·中药降糖活性筛选 | 第26-27页 |
·山药各组分含量测定结果 | 第27页 |
·小节与讨论 | 第27-28页 |
第4章 山药活性部位降糖活性初步研究 | 第28-38页 |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28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2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29-30页 |
·样品的配制 | 第30页 |
·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实验 | 第30-31页 |
·HepG2的葡萄糖消耗实验及MTT实验培养 | 第31页 |
·糖尿病小鼠实验 | 第31页 |
·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结果 | 第32-36页 |
·山药各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 第32页 |
·山药各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 第32-33页 |
·山药各部位对HepG2细胞增殖及降糖消耗的影响 | 第33-34页 |
·山药各部位对糖尿病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34-35页 |
·山药各部位对糖尿病小鼠饮食量影响 | 第35页 |
·山药各部位对糖尿病小鼠饮水量影响 | 第35-36页 |
·山药各部位对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 第36页 |
·小节与讨论 | 第36-38页 |
第5章 山药活性部位抗氧化活性初步研究 | 第38-42页 |
·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38-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39页 |
·糖尿病模型的建立及分组处理 | 第39页 |
·AR的测定 | 第39-40页 |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测定 | 第40页 |
·统计分析 | 第40页 |
·实验结果 | 第40-41页 |
·山药各部位对糖尿病小鼠肾体比及AR抑制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药各部位对糖尿病小鼠血清中SOD、MDA的影响 | 第41页 |
·小节与讨论 | 第41-42页 |
第6章 总结 | 第42-43页 |
·山药活性部位的分离与纯化 | 第42页 |
·山药活性部位降糖效果初步研究 | 第42页 |
·山药活性部位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