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天津市时间银行式互助养老服务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导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3-17页
        1.2.1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6页
        1.2.2 国外文献综述第16-17页
    1.3 研究思路和结构框架第17-20页
        1.3.1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3.2 本文结构框架第18-20页
    1.4 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0-21页
        1.4.1 研究方法第20页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0-21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21-27页
    2.1 相关概念介绍第21-23页
        2.1.1 传统的养老服务方式第21-22页
        2.1.2 互助养老第22-23页
        2.1.3 时间银行第23页
    2.2 理论基础第23-27页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23-25页
        2.2.2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第25页
        2.2.3 社会互助论第25-27页
第3章 天津市发展"时间银行"式互助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第27-38页
    3.1 发展"时间银行"式互助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分析第27-32页
        3.1.1 天津市居民人口的总体情况第27-30页
        3.1.2 完善多层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需要第30-31页
        3.1.3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第31-32页
    3.2 发展时间银行式互助养老服务的可行性分析第32-38页
        3.2.1 类似无偿险献血制度第32-33页
        3.2.2 有大量的不同服务需求的老年人群第33-35页
        3.2.3 天津市有大量的志愿者参与为老服务第35-36页
        3.2.4 符合天津市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目标第36-38页
第4章 国内部分城市社区"时间银行"实践分析第38-47页
    4.1 上海市老年生活护理互助会"时间银行"式互助养老实践第38-39页
    4.2 南京市兆园社区"时间银行"式互助养老实践第39-41页
    4.3 广州市越秀区"时间银行"式互助养老实践第41-42页
    4.4 江苏省靖江市"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实践第42-43页
    4.5 国内"时间银行"式互助养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第43-47页
        4.5.1 国内"时间银行"式互助养老实践的特点第43-44页
        4.5.2 存在的问题分析第44-47页
第5章 国外典型国家"时间银行"发展的经验借鉴第47-50页
    5.1 参与者的年龄范围较广第47-48页
    5.2 政府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制度运行第48页
    5.3 建立专门的时间银行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第48-49页
    5.4 建立对志愿者服务技能的培训制度第49-50页
第6章 天津市实行"时间银行"式互助养老的建议第50-59页
    6.1 政府要积极做好"时间银行"的前期宣传工作第50-54页
        6.1.1 政府在"时间银行"式互助养老制度中的角色第50-51页
        6.1.2 使家庭认识到其在"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制度的角色第51-52页
        6.1.3 使社会组织认识到在"时间银行"式互助养老制度中的角色第52-54页
    6.2 "时间银行"具体的组织架构第54-55页
    6.3 加强"时间银行"志愿服务人员管理第55-56页
    6.4 开发天津市"时间银行"网络信息系统平台第56页
    6.5 设置相关制度保障机制第56-59页
        6.5.1 为"时间银行"会员和接受服务的老年人提供一份特殊的保险第56-57页
        6.5.2 为会员提供免费的相关服务培训第57页
        6.5.3 对服务过程的监督以及兜底机制第57-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后记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衔接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视觉显著性算法的图像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