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1章 综述 | 第12-20页 |
1.1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途径及规律 | 第12-13页 |
1.2 盆腔及腹主动脉旁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 | 第13页 |
1.3 盆腹腔淋巴结的切除 | 第13-14页 |
1.4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争议 | 第14-15页 |
1.5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分析 | 第15-20页 |
1.5.1 年龄、病理类型与盆腔淋巴结及PALNs转移的关系 | 第15-16页 |
1.5.2 临床分期与盆腔淋巴结及PALNs转移的关系 | 第16页 |
1.5.3 肿瘤直径大小与盆腔淋巴结及PALNs转移的关系 | 第16-17页 |
1.5.4 淋巴脉管间隙的浸润和盆腔淋巴结及PALNs转移的关系 | 第17页 |
1.5.5 宫颈肌层浸润深度与盆腔淋巴结及PALNs转移的关系 | 第17-18页 |
1.5.6 宫旁浸润与盆腔淋巴结及PALNs转移的关系 | 第18页 |
1.5.7 血清SCC-Ag与盆腔淋巴结及PALNs转移的关系 | 第18页 |
1.5.8 盆腔淋巴结转移状态与PALNs转移的关系 | 第18-20页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2.1 文献的检索方法 | 第20-21页 |
2.2 文献的筛选方法 | 第21页 |
2.2.1 明确纳入标准 | 第21页 |
2.2.2 排除标准 | 第21页 |
2.3 文献的选择和质量评价 | 第21-22页 |
2.4 文献资料的提取和资料的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3-39页 |
3.1 FIGO分期对PALNs转移影响 | 第23-24页 |
3.2 病理类型对PALNs转移影响 | 第24-26页 |
3.3 宫颈浸润深度对PALNs转移影响 | 第26-27页 |
3.4 脉管浸润对PALNs转移影响 | 第27-28页 |
3.5 肿瘤直径对PALNs转移影响 | 第28-29页 |
3.6 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否及数目对PALNs转移影响 | 第29-32页 |
3.6.1 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否与PALNs转移的关系 | 第29-31页 |
3.6.2 盆腔淋巴结转移数目与PALNs转移的关系 | 第31-32页 |
3.7 髂总淋巴结转移与否对PALNs转移影响 | 第32-33页 |
3.8 宫旁转移与否对PALNs转移影响 | 第33-34页 |
3.9 年龄对PALNs转移影响 | 第34-35页 |
3.10 组织学分化对PALNs转移影响 | 第35-39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9-48页 |
4.1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 | 第39页 |
4.2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 第39-40页 |
4.3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 第40-45页 |
4.3.1 FIGO分期成为PALNs转移的危险因素 | 第40-41页 |
4.3.2 宫颈浸润深度成为PALNs转移危险因素 | 第41页 |
4.3.3 淋巴脉管浸润成为PALNs转移危险因素 | 第41-42页 |
4.3.4 宫旁转移成为PALNs转移危险因素 | 第42页 |
4.3.5 盆腔或髂总淋巴结转移和数目成为PALNs转移的危险因素 | 第42-43页 |
4.3.6 研究中其他影响PALNs转移的危险因素 | 第43-44页 |
4.3.7 研究中与PALNs转移无关的因素 | 第44-45页 |
4.3.8 其他可能对PALNs转移影响的因素 | 第45页 |
4.4 分析PALNs转移危险因素的意义 | 第45-46页 |
4.5 对本研究结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控制 | 第46-4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