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3页 |
一、《撒旦诗篇》呈现的文化冲突 | 第13-29页 |
(一) 破碎的镜子 | 第13-22页 |
(二) “东方”语言在“西方”世界的混用 | 第22-25页 |
(三) 流散到“西方”去的“东方”移民 | 第25-29页 |
二、《撒旦诗篇》的文化相融意识 | 第29-40页 |
(一) 文化的影响与融合 | 第29-31页 |
(二) 语言的杂交 | 第31-33页 |
(三) 自我的重新融合 | 第33-36页 |
(四) 东西方文化共同构成鲜明的文学风格 | 第36-40页 |
三、文化冲突与融合之成因 | 第40-48页 |
(一) 作家的多重身份 | 第40-43页 |
(二) 殖民身份与流亡者的双重视角 | 第43-48页 |
四、文化冲突与相融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价值意义 | 第48-55页 |
(一) 还原东方 | 第48-51页 |
(二) 东西方文化的超越 | 第51-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