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3-6年级小学生社会排斥的访谈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9页
一、文献综述第9-17页
    1 社会排斥的相关定义第9-10页
    2 社会排斥对个体的影响第10-12页
        2.1 社会排斥对个体人格的影响第10页
        2.2 社会排斥对个体认知的影响第10-11页
        2.3 社会排斥对个体社交能力的影响第11页
        2.4 社会排斥对个体情绪的影响第11页
        2.5 社会排斥对于排斥者的影响第11-12页
        2.6 社会排斥对无关他人的影响第12页
    3 社会排斥的研究范式第12-14页
        3.1 拒绝范式第12-13页
        3.2 放逐范式第13页
        3.3 孤独终老范式第13-14页
    4 社会排斥产生的原因第14-15页
    5 儿童社会排斥的相关研究第15-17页
        5.1 儿童社会排斥的分类第15页
        5.2 儿童社会排斥的影响因素第15-17页
二、问题提出第17-19页
    1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7页
    2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7页
    3 研究意义第17-18页
    4 研究创新第18-19页
三、研究方法第19-21页
    1 对象与方法第19-21页
        1.1 研究对象第19页
        1.2 访谈提纲第19页
        1.3 访谈过程第19页
        1.4 编码过程第19-20页
        1.5 信度检验第20页
        1.6 效度检验第20-21页
四、结果与分析第21-25页
    1 访谈结果第21-25页
        1.1 小学 3-6 年级学生中社会排斥出现的频率第21页
        1.2 小学 3-6 年级学生中被排斥儿童的主要特征第21-22页
        1.3 小学 3-6 年级学生对社会排斥的认知第22页
        1.4 小学 3-6 年级学生在遭受社会排斥后的情绪反应与应对策略第22-23页
        1.5 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社会排斥的比较第23-25页
五、讨论第25-30页
    1 讨论第25-30页
        1.1 社会排斥是小学 3-6 年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第25-26页
        1.2 小学 3-6 年级学生中被排斥儿童的主要特征第26-27页
        1.3 小学 3-6 年级学生对社会排斥的认知第27页
        1.4 小学 3-6 年级学生在遭受社会排斥后的情绪反应与应对策略第27-29页
        1.5 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社会排斥的比较第29-30页
六、总结论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6页
附录第36-38页
致谢第38-39页
个人简历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已婚女性生育意愿影响因素探究
下一篇:杜寒杂交羊与小尾寒羊背最长肌全基因组甲基化与转录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