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软件可信性静态度量模型设计与工具实现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本文工作与主要贡献第16-17页
    1.4 组织结构第17-18页
第二章 预备知识第18-28页
    2.1 软件可信性的相关工作第18-23页
        2.1.1 可信性定义第18-19页
        2.1.2 软件可信性度量第19-21页
        2.1.3 软件可信分级第21-22页
        2.1.4 可信证据第22-23页
    2.2 权重分析方法第23-24页
    2.3 模型仿真技术第24-25页
    2.4 静态检测工具Cppcheck第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8页
第三章 失信证据第28-44页
    3.1 基本概念第28-29页
    3.2 失信证据的提取第29-32页
    3.3 失信证据对可信属性的影响第32-33页
    3.4 失信证据分类第33-35页
    3.5 失信证据的可信性分析第35-38页
        3.5.1 等级划分第35-36页
        3.5.2 可信性分析模型第36-38页
    3.6 CWE中的失信证据统计第38-42页
    3.7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软件可信度量模型研究第44-60页
    4.1 软件可信度量模型框架第44-45页
    4.2 软件属性可信度量第45-53页
        4.2.1 属性可信性量化标准和准则第45-46页
        4.2.2 基于可信性质的属性可信度量第46-48页
        4.2.3 基于失信证据的属性可信度量第48-52页
        4.2.4 综合属性可信度量模型第52-53页
    4.3 属性权重分析第53-55页
    4.4 模型仿真与分析第55-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软件可信静态度量工具研究第60-76页
    5.1 Cppcheck静态检查工具的应用第60-61页
    5.2 可信静态度量工具的设计与实现第61-70页
        5.2.1 可信静态度量工具的设计第61-63页
        5.2.2 可信度量工具的实现第63-70页
    5.3 功能测试第70-75页
        5.3.1 测试过程第70-74页
        5.3.2 测试结果分析第74-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6.1 论文总结第76-77页
    6.2 下一步工作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6页
致谢第86-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Hoare Logic的无线网络推理系统
下一篇:面向属性网络图的表示学习与链接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