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网络上复发式流行病爆发的研究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25页 |
1.1.1 复杂网络发展简史 | 第17-20页 |
1.1.2 流行病传播研究简史 | 第20-22页 |
1.1.3 复杂网络理论在流行病传播中的应用 | 第22-25页 |
1.2 研究动机 | 第25-26页 |
1.3 本文工作 | 第26-29页 |
第二章 复杂网络研究简介 | 第29-53页 |
2.1 引言 | 第29页 |
2.2 复杂网络的基本概念 | 第29-32页 |
2.2.1 网络的定义 | 第29-30页 |
2.2.2 度、平均度、度分布和度关联性 | 第30页 |
2.2.3 聚类系数 | 第30-31页 |
2.2.4 最短路径、介数 | 第31-32页 |
2.3 复杂网络的基本模型 | 第32-39页 |
2.3.1 规则网络 | 第32-33页 |
2.3.2 随机网络 | 第33-34页 |
2.3.3 小世界网络 | 第34-35页 |
2.3.4 无标度网络 | 第35-38页 |
2.3.5 多层网络 | 第38-39页 |
2.4 复杂网络上的流行病传播 | 第39-51页 |
2.4.1 流行病传播的基本模型 | 第39-44页 |
2.4.2 复杂网络上流行病传播的研究进展 | 第44-5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三章 复杂网络上流行病的非周期爆发 | 第53-67页 |
3.1 引言 | 第53-55页 |
3.2 流行病数据中的非周期爆发现象 | 第55-58页 |
3.3 流行病非周期爆发的网络模型 | 第58-60页 |
3.4 模拟结果 | 第60-63页 |
3.4.1 模型中的流行病非周期爆发现象 | 第60-61页 |
3.4.2 流行病非周期爆发的机制 | 第61-62页 |
3.4.3 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62-63页 |
3.5 理论分析 | 第63-65页 |
3.6 总结与讨论 | 第65-67页 |
第四章 耦合网络上流行病的同步和混合爆发 | 第67-85页 |
4.1 引言 | 第67-68页 |
4.2 流行病数据中的同步和混合爆发现象 | 第68-69页 |
4.3 耦合网络上的传播模型 | 第69-72页 |
4.4 模拟结果 | 第72-78页 |
4.4.1 模拟流行病同步和混合爆发现象 | 第72-73页 |
4.4.2 流行病同步和混合爆发的机制 | 第73-76页 |
4.4.3 层间耦合对关联性的影响 | 第76-78页 |
4.5 理论分析 | 第78-83页 |
4.5.1 基于马尔科夫方程的理论分析方法 | 第78-81页 |
4.5.2 基于平均场理论的分析方法 | 第81-83页 |
4.6 总结与讨论 | 第83-85页 |
第五章 耦合网络上流行病的双峰爆发 | 第85-101页 |
5.1 引言 | 第85-86页 |
5.2 流行病数据中的双峰爆发现象 | 第86-87页 |
5.3 流行病双峰爆发的网络模型 | 第87-89页 |
5.4 模拟结果 | 第89-95页 |
5.4.1 模拟流行病双峰爆发现象 | 第89页 |
5.4.2 影响双峰爆发的主要因素 | 第89-93页 |
5.4.3 层间耦合强度对最终传播范围的影响 | 第93-95页 |
5.5 边划分理论的分析方法 | 第95-98页 |
5.5.1 单层网络上的边划分理论 | 第95-96页 |
5.5.2 双层网络上的边划分理论 | 第96-98页 |
5.6 总结与讨论 | 第98-101页 |
第六章 周期的交通拥堵对流行病传播的影响 | 第101-115页 |
6.1 引言 | 第101-102页 |
6.2 模型 | 第102-106页 |
6.3 数值模拟结果 | 第106-109页 |
6.3.1 恒定出行率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6.3.2 周期出行率的影响 | 第107-109页 |
6.4 理论分析 | 第109-113页 |
6.5 总结与讨论 | 第113-11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5-119页 |
7.1 本文总结 | 第115-117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4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3-145页 |
简历 | 第145-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