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组织夹持过程中生/机接触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0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6-18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16-17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6页 |
1.2.1 软组织本构方程 | 第18-19页 |
1.2.2 软组织力学性能测试 | 第19-22页 |
1.2.3 软组织模拟仿真 | 第22-24页 |
1.2.4 软组织夹持 | 第24-2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7-30页 |
第2章 软组织力学性能基础 | 第30-42页 |
2.1 各向异性、不均匀性、非线性 | 第30页 |
2.2 弹性 | 第30-31页 |
2.3 超弹性 | 第31-34页 |
2.3.1 多项式形式 | 第32-33页 |
2.3.2 减缩多项式形式 | 第33-34页 |
2.3.3 Ogden形式 | 第34页 |
2.4 粘弹性 | 第34-40页 |
2.4.1 微分型粘弹性本构方程 | 第35-38页 |
2.4.2 积分型粘弹性本构方程 | 第38-4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3章 软组织夹持过程力学响应理论研究 | 第42-54页 |
3.1 软组织夹持受力分析 | 第42-43页 |
3.2 夹持表面接触问题分析 | 第43-47页 |
3.2.1 赫兹接触理论 | 第43-44页 |
3.2.2 单齿接触表面力学分析 | 第44-45页 |
3.2.3 多齿接触表面力学分析 | 第45-47页 |
3.3 大夹持量下的应力分析 | 第47-53页 |
3.3.1 三维微分型本构方程 | 第47-48页 |
3.3.2 对应置换原理 | 第48-49页 |
3.3.3 夹持过程组织应力分析 | 第49-51页 |
3.3.4 曲线拟合 | 第51-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软组织夹持实验及仿真研究 | 第54-70页 |
4.1 实验材料准备和方法 | 第54-58页 |
4.1.1 增材制造技术简介 | 第54-55页 |
4.1.2 夹头样件设计与制备 | 第55-56页 |
4.1.3 组织材料 | 第56页 |
4.1.4 实验台搭建 | 第56-57页 |
4.1.5 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8-61页 |
4.2.1 软组织夹持实验结果 | 第58-59页 |
4.2.2 齿形截面形状对夹持力的影响 | 第59-60页 |
4.2.3 夹持进给量对夹持力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 软组织夹持仿真验证 | 第61-68页 |
4.3.1 夹头参数设计 | 第61页 |
4.3.2 组织材料定义 | 第61-64页 |
4.3.3 软组织夹持仿真结果 | 第64-66页 |
4.3.4 夹头形状对于组织应力的影响 | 第66页 |
4.3.5 夹持进给量对于组织应力的影响 | 第66-67页 |
4.3.6 夹头对组织的夹持力 | 第67-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5章 夹头滑脱力测试实验研究 | 第70-78页 |
5.1 实验方案 | 第70-72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70-71页 |
5.1.2 实验准备 | 第71页 |
5.1.3 实验方法 | 第71-72页 |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2-75页 |
5.2.1 典型滑脱力测试曲线 | 第72-73页 |
5.2.2 典型夹头的滑脱力测试 | 第73-74页 |
5.2.3 不同夹头的最大滑脱力测试 | 第74-75页 |
5.3 夹头夹持稳定性评价 | 第75-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90页 |
附表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