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政府诚信效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信用浙江”建设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一、引言 | 第9-15页 |
(一)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9-10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 国外的政府诚信研究 | 第11-13页 |
2. 国内政府诚信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二、从"诚信"与"高效"的互动说起 | 第15-23页 |
(一) 地方政府诚信效能建设的内涵阐释 | 第15-17页 |
1. 政府诚信的内涵 | 第15-16页 |
2. 地方政府诚信效能建设的内涵 | 第16-17页 |
(二) 诚信与高效的理论和实践解析 | 第17-19页 |
1. 政府诚信与政府高效的理论解析 | 第17-18页 |
2. 政府诚信即政府高效的实践效应 | 第18-19页 |
(三) 政府诚信与政府高效的一致性 | 第19-23页 |
1. 基本要求的一致性 | 第20页 |
2. 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 第20-21页 |
3. 行为规范的一致性 | 第21页 |
4. 节约成本的一致性 | 第21-23页 |
三、"信用浙江"建设中效率诉求的案例分析 | 第23-33页 |
(一) "信用浙江"建设中效率诉求的案例呈现 | 第23-30页 |
1. 公开性,塑造透明高效政府 | 第23-25页 |
2. 公正性,打造法治高效政府 | 第25-27页 |
3. 廉洁性,建设节约高效政府 | 第27-28页 |
4. 以人为本,重塑服务高效政府 | 第28-30页 |
(二) 促进地方政府诚信建设成功原因的分析 | 第30-33页 |
1. 社会现代化的迫切性 | 第30-31页 |
2. 公民意识提高的推动性 | 第31页 |
3. 政府对公民期待的回应性 | 第31-33页 |
四、信用政府建设中的低效表现及原因 | 第33-43页 |
(一) 地方政府诚信建设低效的表现 | 第33-37页 |
1. 政策缺乏稳定性、连续性 | 第33-34页 |
2. 部门交叉,官僚低效 | 第34-35页 |
3. 职能存在越位或缺位现象 | 第35-36页 |
4. 官员腐败和寻租 | 第36-37页 |
(二) 地方政府诚信建设低效的原因分析 | 第37-43页 |
1. 经济视角的分析 | 第37-38页 |
2. 制度视角的分析 | 第38-40页 |
3. 社会视角的分析 | 第40-43页 |
五、深入促进政府诚信与政府高效建设的多元途径 | 第43-53页 |
(一) 进一步更新政府执政理念 | 第43-45页 |
1. 有限政府 | 第43-44页 |
2. 责任政府 | 第44-45页 |
3. 廉洁政府 | 第45页 |
(二) 完善政府诚信和政府高效的实现机制 | 第45-49页 |
1. 加强外在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 第45-47页 |
2. 深化内在的道德约束机制 | 第47-49页 |
(三) 完善政府诚信和政府高效的监督机制 | 第49-53页 |
1. 铺设现代信息网络平台 | 第49-50页 |
2. 加强群众的监督 | 第50-51页 |
3. 重视新闻舆论的监督 | 第51-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