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引言 | 第8-14页 |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1.2.1 东北地区对东北亚国家贸易发展研究 | 第9-11页 |
| 1.2.2 中国对东北亚国家贸易潜力研究 | 第11-12页 |
| 1.2.3 文献评述 | 第12页 |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1.3.2 研究框架 | 第13页 |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 2 本文支撑理论 | 第14-18页 |
| 2.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第14-15页 |
| 2.2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第15页 |
| 2.3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 第15-16页 |
| 2.4 引力模型基本理论 | 第16-17页 |
| 2.5 理论评述 | 第17-18页 |
| 3 东北地区对东北亚国家贸易的发展分析 | 第18-27页 |
| 3.1 东北地区对日本贸易发展现状 | 第18-20页 |
| 3.1.1 东北地区对日本贸易规模分析 | 第18-20页 |
| 3.1.2 东北地区与日本相对贸易比重分析 | 第20页 |
| 3.2 东北地区对韩国贸易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 3.2.1 东北地区对韩国贸易规模分析 | 第20-22页 |
| 3.2.2 东北地区与韩国相对贸易比重分析 | 第22页 |
| 3.3 东北地区对俄罗斯贸易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 3.3.1 东北地区对俄罗斯贸易规模分析 | 第22-24页 |
| 3.3.2 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相对贸易比重分析 | 第24页 |
| 3.4 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国家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存在问题 | 第24-27页 |
| 3.4.1 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国家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24-25页 |
| 3.4.2 东北地区对东北亚国家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 4 东北地区对东北亚国家贸易发展潜力分析 | 第27-34页 |
| 4.1 引力模型 | 第27页 |
| 4.2 模型构建和估计 | 第27-33页 |
| 4.2.1 模型构建 | 第27-29页 |
| 4.2.2 回归分析 | 第29-31页 |
| 4.2.3 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 4.3 小结 | 第33-34页 |
| 5 东北地区对东北亚国家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34-39页 |
| 5.1 在东北亚合理布局价值链并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 | 第34-35页 |
| 5.1.1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 第34页 |
| 5.1.2 提高出口产品加工深度 | 第34-35页 |
| 5.2 提升产品品牌竞争优势 | 第35-36页 |
| 5.3 积极发展国际贸易新模式 | 第36-37页 |
| 5.4 积极消除与东北亚国家经济和体制的差异 | 第37-39页 |
| 5.4.1 加强政府间制度性合作 | 第37-38页 |
| 5.4.2 完善贸易便利化等公共服务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