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猪论文

江苏省两个规模化猪场繁殖情况的调查分析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略语第11-12页
引言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3页
    1 国外优良猪种的引进第13页
    2 母猪不同生理阶段营养需求第13-18页
        2.1 后备猪蛋白质和能量需求第13-14页
        2.2 妊娠母猪蛋白质和能量需求第14-15页
            2.2.1 初产妊娠母猪第14页
            2.2.2 经产妊娠母猪第14-15页
        2.3 泌乳母猪的蛋白质和能量需求第15-16页
        2.4 断奶母猪的蛋白质和能量需求第16页
        2.5 母猪的维生素需求第16-17页
        2.6 母猪的微量元素需求第17-18页
    3 母猪的饲养管理第18-22页
        3.1 母猪分阶段饲养要点第18-19页
        3.2 品种与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第19页
        3.3 初配日龄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第19-20页
        3.4 断奶发情间隔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第20页
        3.5 环境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第20-21页
        3.6 疾病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第21-22页
    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原种猪场母猪繁殖繁殖性能的调查分析第23-37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3-25页
        1.1 猪场环境第23页
        1.2 品种第23页
        1.3 饲养管理第23页
        1.4 配种第23-24页
        1.5 数据采集与分析第24页
        1.6 主要观测指标的计算方法第24-2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5-33页
        2.1 母猪繁殖性能的整体水平第25-26页
        2.2 品种效应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第26-27页
        2.3 品种效应对母猪繁殖周期的影响第27页
        2.4 胎次效应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第27-29页
        2.5 胎次效应对母猪繁殖周期的影响第29-31页
        2.6 初配日龄对母猪初产仔数的影响第31-32页
        2.7 断奶月份对断奶-配种间隔天数的影响第32-33页
    3 讨论第33-35页
        3.1 母猪繁殖与产仔性能的分析与讨论第33页
        3.2 母猪不同品种之间繁殖性能的讨论分析第33-34页
        3.3 母猪不同胎次之间繁殖性能的讨论分析第34页
        3.4 季节对母猪断奶-配种间隔的影响第34-35页
        3.5 初配日龄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第35页
    4 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长大/大长二元杂猪场母猪繁殖性能的调查分析第37-49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7-38页
        1.1 猪场环境第37页
        1.2 品种第37页
        1.3 饲养管理第37页
        1.4 配种第37-38页
        1.5 数据采集与分析第38页
        1.6 主要观测指标第3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8-46页
        2.1 母猪繁殖性能第38-40页
        2.2 胎次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第40-41页
        2.3 初配日龄对产仔性能的影响第41页
        2.4 初产、经产对母猪下胎生产性能的影响第41-42页
        2.5 断奶发情间隔对初产、经产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第42-46页
    3 讨论第46-48页
        3.1 胎次对长大/大长二元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第46页
        3.2 初配日龄对初产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第46-47页
        3.3 初产、经产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对下一胎产仔性能的影响第47-48页
    4 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原种猪场母猪淘汰情况及原因的调查分析第49-5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9-50页
        1.1 数据来源第49页
        1.2 数据整理第49页
        1.3 试验动物第49页
        1.4 卵巢的获取及血样的采集第49-50页
        1.5 激素测定第50页
        1.6 数据处理第5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0-54页
        2.1 原种猪场母猪淘汰情况第50-51页
        2.2 超期未配与空怀返情个体卵巢机能分析第51-52页
        2.3 超期未配、空怀返情个体外周血生殖激素水平第52-54页
    4 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单精注射制备胚胎的研究
下一篇:黄羽鸡GHR缺失突变检测和生长曲线拟合及屠宰性能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