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光化学物质论文

应用于白光LED的铝基发光材料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47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LED照明简介第13-16页
        1.2.1 LED发光第13-14页
        1.2.2 LED照明第14页
        1.2.3 LED白光照明的现状第14-15页
        1.2.4 LED照明用荧光粉的简介第15-16页
    1.3 紫外光激发荧光粉的研究现状第16-21页
        1.3.1 紫外光激发蓝色荧光粉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2 紫外光激发绿色荧光粉的研究现状第18页
        1.3.3 紫外光激发红色荧光粉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1.3.4 紫外光激发白色荧光粉的研究现状第20-21页
    1.4 氮(氧)化物荧光粉的研究现状第21-31页
        1.4.1 AlN:RE荧光粉第22-24页
        1.4.2 M_2Si_5N_8:Eu~(2+)荧光粉第24-26页
        1.4.3 MSi_2O_2N_2:Eu~(2+)荧光粉第26-27页
        1.4.4 Ca-α-sialon:RE荧光粉第27-30页
        1.4.5 MAlSiN_3:Eu~(2+)荧光粉第30-31页
        1.4.6 其它新型氮化物荧光粉第31页
    1.5 铝酸盐荧光粉的研究现状第31-36页
        1.5.1 β-Al_2O_3型结构荧光粉第31-32页
        1.5.2 石榴石型结构荧光粉第32-33页
        1.5.3 类磁铁铅矿型结构荧光粉第33-34页
        1.5.4 钙钛矿型结构荧光粉第34页
        1.5.5 单斜型RE_3Al_2O_9结构荧光粉第34-35页
        1.5.6 黄长石型结构荧光粉第35页
        1.5.7 磷石英结构荧光粉第35-36页
    1.6 过渡金属离子的发光特性第36-38页
        1.6.1 过渡金属元素的电子结构第36-37页
        1.6.2 二价锰离子的发光特性第37-38页
        1.6.3 四价锰离子的发光特性第38页
    1.7 稀土离子的发光特性第38-40页
        1.7.1 稀土离子的优点第38-39页
        1.7.2 稀土离子的f-f电子跃迁第39页
        1.7.3 稀土离子的f-d跃迁第39-40页
        1.7.4 稀土离子的电荷迁移带第40页
    1.8 荧光粉的制备方法第40-42页
        1.8.1 高温固相法第40-41页
        1.8.2 水热合成法第41页
        1.8.3 共沉淀法第41页
        1.8.4 燃烧法第41页
        1.8.5 喷雾热解法第41-42页
        1.8.6 微波辐射法第42页
        1.8.7 溶胶-凝胶法第42页
    1.9 本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第42-47页
        1.9.1 存在的问题第42-43页
        1.9.2 课题的提出第43-44页
        1.9.3 本文的工作第44-47页
第二章 实验与测试技术第47-57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7-48页
        2.1.1 实验试剂和规格第47-48页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第48页
    2.2 AlN微球的制备第48-49页
        2.2.1 前驱体的制备第48页
        2.2.2 热处理第48-49页
    2.3 AlN:Mn~(2+)微球的制备第49页
    2.4 SrAl_2O_4:Eu~(2+)绿色笼形荧光微球的制备第49页
    2.5 CaAl_2O_4:Eu~(2+)蓝色荧光微球的制备第49页
    2.6 Sr_2MgAl_(22)O_(36):Mn~(4+)红色荧光微球的制备第49-50页
    2.7 AlN纳米晶体的制备第50页
        2.7.1 前驱体的制备第50页
        2.7.2 热处理第50页
    2.8 Ca_2AlSi_3O_2N_5:Sm~(3+)荧光粉的制备第50-51页
        2.8.1 前驱体的制备第50-51页
        2.8.2 热处理第51页
    2.9 产物的物相结构和性能表征手段第51-57页
        2.9.1 X射线衍射分析第51页
        2.9.2 扫描电镜分析第51-52页
        2.9.3 透射电镜分析第52页
        2.9.4 粒度分析第52-53页
        2.9.5 漫反射光谱分析第53页
        2.9.6 荧光光谱分析第53-54页
        2.9.7 荧光寿命分析第54页
        2.9.8 量子效率分析第54-55页
        2.9.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第55-57页
第三章 AlN:Mn~(2+)微球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第57-85页
    3.1 前言第57页
    3.2 AlN微球形成机理第57-59页
    3.3 热处理温度对AlN微球微观结构的影响第59-62页
    3.4 热处理时间对AlN微球微观结构的影响第62-64页
    3.5 水浴温度对AlN微球微观结构的影响第64-66页
    3.6 AlN:Mn~(2+)微球的发光机理第66-67页
    3.7 热处理温度对AlN:Mn~(2+)微球微观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影响第67-71页
    3.8 热处理时间对AlN:Mn~(2+)微球微观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影响第71-74页
    3.9 升温速率对AlN:Mn~(2+)微球微观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影响第74-76页
    3.10 Mn~(2+)掺杂浓度对AlN:Mn~(2+)微球微观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影响第76-79页
    3.11 水浴温度对AlN:Mn~(2+)微球微观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影响第79-82页
    3.12 本章小结第82-85页
第四章 具有优异发光量子效率的铝酸盐荧光微球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第85-117页
    4.1 前言第85-86页
    4.2 SrAl_2O_4:Eu~(2+)绿色笼形荧光微球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第86-102页
        4.2.1 SrAl_2O_4:Eu~(2+)笼形微球结构的形成第86-88页
        4.2.2 升温速率对SrAl_2O_4:Eu~(2+)微球微观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影响第88-93页
        4.2.3 笼形微球结构荧光增强机理第93-94页
        4.2.4 Eu~(2+)掺杂浓度对SrAl_2O_4:Eu~(2+)笼形微球微观结构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影响第94-98页
        4.2.5 环氧丙烷对SrAl_2O_4:Eu~(2+)笼形微球微观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影响第98-100页
        4.2.6 SrAl_2O_4:Eu~(2+)笼形微球的紫外辐照耐久性第100-102页
    4.3 CaAl_2O_4:Eu~(2+)蓝色荧光微球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第102-109页
        4.3.1 Ca~(2+)浓度对Ca_xSr_(1-x)Al_2O_4:Eu~(2+)微球微观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影响第102-106页
        4.3.2 Eu~(2+)掺杂浓度对CaAl_2O_4:Eu~(2+)微球微观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影响第106-109页
    4.4 Sr_2MgAl_(22)O_(36):Mn~(4+)红色荧光微球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第109-114页
        4.4.1 热处理温度对Sr_2MgAl_(22)O_(36):Mn~(4+)微球微观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影响第109-112页
        4.4.2 Mn~(4+)掺杂浓度对Sr_2MgAl_(22)O_(36):Mn~(4+)微球微观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影响第112-114页
    4.5 本章小结第114-117页
第五章 AlN纳米晶体的低温制备工艺研究第117-131页
    5.1 前言第117页
    5.2 AlN纳米晶体的制备第117-121页
    5.3 热处理温度对AlN纳米晶体微观结构的影响第121-123页
    5.4 热处理时间对AlN纳米晶体微观结构的影响第123-125页
    5.5 升温速率对AlN纳米晶体微观结构的影响第125-126页
    5.6 Eu~(2+)掺杂浓度对AlN纳米晶体微观结构的影响第126-129页
    5.7 本章小结第129-131页
第六章 Ca_2AlSi_3O_2N_5:X(X=Mn、Eu、Sm)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第131-147页
    6.1 前言第131页
    6.2 Ca_2AlSi_3O_2N_5:X(X=Mn、Eu、Sm)荧光粉的制备第131-137页
    6.3 热处理温度对Ca_2AlSi_3O_2N_5:Sm~(3+)荧光粉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第137-141页
    6.4 热处理时间对Ca_2AlSi_3O_2N_5:Sm~(3+)荧光粉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第141-144页
    6.5 Sm~(3+)掺杂浓度对Ca_2AlSi_3O_2N_5:Sm~(3+)荧光粉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第144-145页
    6.6 本章小结第145-14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47-151页
    7.1 结论第147-148页
    7.2 展望第148-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7页
致谢第167-171页
个人简历第171-1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73-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硒化物半导体材料制备及其光电与热电性能研究
下一篇:金属液体和玻璃结构演化及热动力学性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