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大学生村官培养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西省晋中市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选题意义第12-13页
    1.2 相关研究综述第13-16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6页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第16-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2章 大学生村官培养问题的意义与理论基础第18-33页
    2.1 相关概念第18-20页
        2.1.1 大学生村官第18页
        2.1.2 大学生村官培养第18-20页
    2.2 大学生村官培养的意义第20-23页
        2.2.1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第20页
        2.2.2 实现"三型"政党的现实要求第20-21页
        2.2.3 满足农村治理现代化的主观需要第21-22页
        2.2.4 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人才保障第22-23页
    2.3 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历程第23-25页
        2.3.1 起步阶段(1995年2001年)第23页
        2.3.2 发展阶段(2002年2005年)第23-24页
        2.3.3 普及阶段(2006年2008年)第24页
        2.3.4 全面推进阶段(2009年至今)第24-25页
    2.4 大学生村官培养的理论基础第25-33页
        2.4.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青年干部培养理论第25-26页
        2.4.2 列宁的青年干部培养思想第26-27页
        2.4.3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青年干部培养思想第27-33页
第3章 山西省晋中市大学生村官培养问题及原因第33-54页
    3.1 山西省晋中市大学生村官培养取得的成效第33-40页
        3.1.1 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第33-36页
        3.1.2 助力农村经济活动的开展第36-38页
        3.1.3 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培养工作创新第38-39页
        3.1.4 提升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第39-40页
    3.2 山西省晋中市大学生村官培养存在的问题第40-50页
        3.2.1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第40-42页
        3.2.2 培养主体责任不明第42-44页
        3.2.3 培养对象较为盲目第44-46页
        3.2.4 培养内容脱离实际第46-48页
        3.2.5 培养形式缺乏创新第48-50页
    3.3 山西省晋中市大学生村官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第50-54页
        3.3.1 国家相关政策尚不健全第50页
        3.3.2 地方政府培养工作缺乏落实第50-51页
        3.3.3 高等院校教育模式需要创新第51-52页
        3.3.4 大学生村官自身素质亟待提高第52-54页
第4章 完善大学生村官培养的对策第54-70页
    4.1 健全国家培养相关制度第54-57页
        4.1.1 健全大学生村官选聘制度第54-55页
        4.1.2 完善大学生村官培养制度第55-57页
    4.2 落实地方政府培养工作第57-64页
        4.2.1 创新大学生村官培养方式第57-58页
        4.2.2 加大大学生村官激励关怀力度第58-59页
        4.2.3 强化大学生村官管理监督第59-62页
        4.2.4 加强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第62-64页
    4.3 创新高校培养模式第64-67页
        4.3.1 革新课程设置第64页
        4.3.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第64-66页
        4.3.3 做好后续发展服务第66-67页
    4.4 提升大学生村官自身综合素质第67-70页
        4.4.1 明确职责,提高认识第67-68页
        4.4.2 调整心态,坚定信心第68页
        4.4.3 勤学好问,敢于实践第68-70页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附录第76-82页
致谢第82-83页
作者简介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探究
下一篇:辽宁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