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 ·锂离子电池的研发意义 | 第10-11页 |
| ·锂离子电池简介 | 第11-14页 |
|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 | 第11-12页 |
|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 ·锂离子电池的优缺点 | 第13-14页 |
| ·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及其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14-15页 |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15-16页 |
| ·锡基负极材料 | 第16-18页 |
| ·硅基负极材料 | 第18-20页 |
| ·3d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 | 第20-22页 |
| ·其它负极材料 | 第22页 |
| ·3d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NiO的性能及研究现状 | 第22-26页 |
| ·NiO的基本结构与性能 | 第22-23页 |
| ·NiO的制备方法与形貌 | 第23-24页 |
| ·改善NiO的循环性能 | 第24-25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实验设备和方法 | 第26-30页 |
| ·材料制备 | 第26-27页 |
| ·化学试剂 | 第26-27页 |
|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 ·材料表征 | 第27-28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7页 |
|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 第27-28页 |
|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 | 第28页 |
| ·热重/差热分析(TG/DTA) | 第28页 |
| ·电池装配 | 第28-29页 |
| ·极片的制备 | 第28页 |
| ·电池的装配 | 第28-29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9-30页 |
|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29页 |
| ·循环伏安测试(CV) | 第29页 |
|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EIS)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电化学沉积法制备NiO薄膜,CBD法制备球状多孔NiO、NiO/Ni复合膜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30-44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电化学法制备NiO薄膜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30-34页 |
| ·材料的制备 | 第30-31页 |
| ·电沉积电流密度对NiO薄膜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1-34页 |
| ·CBD法制备球状多孔NiO、NiO/Ni复合膜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34-43页 |
| ·球状多孔NiO膜的制备 | 第34-35页 |
| ·球状多孔NiO、NiO/Ni膜的结构和形貌分析 | 第35-38页 |
| ·与Ni复合对膜电化学性能的改善 | 第38-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氨水挥发诱导法制备自组装NiO三明治薄膜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44-56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材料的制备 | 第44-45页 |
| ·"三明治"NiO薄膜的形貌和形成过程分析 | 第45-51页 |
| ·"三明治"NiO薄膜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51-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静电纺丝法制备NiO/Ag纳米线和沉淀-水热法制备NiO/CNT纳米片 | 第56-64页 |
| ·引言 | 第56页 |
| ·静电纺丝法制备NiO/Ag纳米线 | 第56-60页 |
| ·NiO和NiO/Ag的制备 | 第56页 |
| ·NiO和NiO/Ag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 第56-60页 |
| ·沉淀水热法制备NiO/CNT纳米片 | 第60-63页 |
| ·NiO和NiO/CNT的制备 | 第60页 |
| ·NiO和NiO/CNT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 第60-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个人简历 | 第77-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