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陪审员制度功能研究--以云南省H县人民法院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问题与个案 | 第8-11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9-11页 |
1. H县人民法院概况 | 第9-10页 |
2. H县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队伍情况 | 第10-11页 |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功能定位 | 第11-14页 |
(一) 现行法律性文件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规定 | 第11页 |
(二) 人民陪审员制度功能的设定 | 第11-14页 |
1. 司法民主体现功能 | 第12页 |
2. 司法公开公正促进功能 | 第12-13页 |
3. 司法独立维护功能 | 第13页 |
4. 司法公信提升功能 | 第13-14页 |
三、H县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制度功能的异化 | 第14-27页 |
(一) H县法院人民陪审员制度运行情况 | 第14-16页 |
1. 人民陪审员的产生 | 第14-15页 |
2. 人民陪审员陪审案件情况 | 第15页 |
3. 人民陪审员制度运行经费保障 | 第15-16页 |
4. 陪审员参加庭审程序的启动 | 第16页 |
5. 人民陪审员履职考核 | 第16页 |
(二) H县人民陪审员制度功能存在的问题 | 第16-22页 |
1. 人民陪审员制度司法民主体现功能流于形式 | 第17-18页 |
2. 人民陪审员制度促进司法公开公正功能不明显 | 第18-21页 |
3. 人民陪审员制度无法维护司法独立 | 第21页 |
4. 人民陪审员制度对司法公信的提升作用不大 | 第21-22页 |
(三)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实际功能 | 第22-27页 |
1. “凑人数”的功能 | 第22-23页 |
2. “应付考核指标”的功能 | 第23页 |
3. “分担风险”功能 | 第23-24页 |
4. “司法辅助”功能 | 第24-25页 |
5. “专业技术顾问”功能 | 第25-27页 |
四、人民陪审员制度价值异化的根源 | 第27-32页 |
(一) 法律规定过于原则 | 第27页 |
(二) 观念理念的误区 | 第27-28页 |
(三) 人民陪审员管理制度不健全不科学 | 第28-30页 |
1. 管理方式的制约 | 第28-29页 |
2. 履职保障不到位 | 第29页 |
3. 随机选用机制的制约 | 第29-30页 |
4. 考核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 | 第30页 |
(四) 基层人民法院编制少 | 第30-32页 |
五、人民陪审制度功能回归的几点建议 | 第32-36页 |
(一) 健全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 第32页 |
(二) 扩大人民陪审员选任和参审案件范围 | 第32-33页 |
(三) 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民陪审员管理机制 | 第33-35页 |
(四) 增加基层人民法院编制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