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论文--各项工程与工种论文--安装工程论文--房屋结构安装论文--金属结构安装论文

中石油某展馆球体钢结构整体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分析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3-23页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大跨空间钢结构施工技术发展现状第14-20页
        1.2.1 国内大跨空间钢结构施工技术发展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2 国外大跨空间钢结构施工技术发展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20-22页
        1.3.1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20-21页
        1.3.2 本文研究的方法第21-22页
    1.4 本文研究的路线第22-23页
第2章 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方法概述第23-35页
    2.1 大跨度钢结构常规施工方法第23-30页
        2.1.1 高空散装法第23页
        2.1.2 分块安装法第23-24页
        2.1.3 整体吊装法第24-25页
        2.1.4 高空滑移法第25-26页
        2.1.5 整体提升法第26-27页
        2.1.6 整体顶升法第27-28页
        2.1.7 折叠展开法第28-30页
    2.2 整体提升施工力学分析第30-32页
    2.3 有限元软件在施工过程模拟分析中的应用第32-33页
    2.4 小结第33-35页
第3章 钢结构施工方案比选及液压系统概述第35-51页
    3.1 工程概况第35-38页
        3.1.1 工程总体概况第35页
        3.1.2 球体钢结构概况第35-38页
    3.2 施工方案对比分析第38-42页
        3.2.1 高空散装、整体提升对比分析第38-40页
        3.2.2 地面拼装整体提升、悬挂拼装整体提升对比分析第40-42页
    3.3 液压提升技术及设备第42-46页
        3.3.1 液压提升原理第42-44页
        3.3.2 液压提升设备第44-45页
        3.3.3 液压泵源系统第45页
        3.3.4 计算机同步控制及传感检测系统第45-46页
    3.4 液压系统配置第46-48页
        3.4.1 总体布置原则第46页
        3.4.2 液压提升器的配置第46-47页
        3.4.3 液压泵源系统第47-48页
        3.4.4 电器同步控制系统第48页
    3.5 提升速度及加速度第48-49页
        3.5.1 提升速度第48-49页
        3.5.2 提升加速度第49页
    3.6 提升同步控制策略第49页
    3.7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4章 液压整体提升关键技术研究第51-67页
    4.1 钢结构安装思路第51-56页
        4.1.1 提升立面图第51-52页
        4.1.2 提升流程第52-53页
        4.1.3 提升流程示意图第53-56页
    4.2 提升吊点设置第56页
    4.3 提升临时措施的设置第56-59页
        4.3.1 提升平台第56-57页
        4.3.2 提升下吊点第57页
        4.3.3 提升结构分段及加固措施第57-59页
    4.4 提升过程中的稳定性控制第59-61页
        4.4.1 液压提升的稳定性第59-60页
        4.4.2 临时结构设计的稳定性控制第60页
        4.4.3 钢结构自身的稳定性控制第60页
        4.4.4 液压提升力的控制第60页
        4.4.5 空中停留的稳定性控制第60-61页
        4.4.6 提升过程同步控制措施第61页
    4.5 球体钢结构悬挂拼装工艺第61-65页
        4.5.1 工艺特点、原理、流程、要点第61-62页
        4.5.2 球体钢结构定位控制第62-64页
        4.5.3 经济效益第64-65页
    4.6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5章 球体钢结构仿真分析第67-87页
    5.1 MIDAS/Gen仿真分析第67-71页
        5.1.1 计算参数第67页
        5.1.2 计算模型第67页
        5.1.3 应力比分布结果第67-69页
        5.1.4 变形分布结果第69-71页
        5.1.5 内力分布结果第71页
    5.2 SAP2000仿真分析第71-80页
        5.2.1 计算参数第71-72页
        5.2.2 计算模型第72页
        5.2.3 应力比分析第72-75页
        5.2.4 变形分布结果第75-80页
    5.3 提升架有限元分析第80-83页
    5.4 牛腿有限元分析第83-85页
    5.5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7-91页
    6.1 结论第87-88页
    6.2 展望第88-91页
参考文献第91-9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第97-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高层框架—核心筒体系考虑收缩徐变的竖向变形差分析
下一篇:体育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